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教孩子懂得感恩
一
这话题不新,但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创新一些新话题,而是把孩子成长中需要学的常识反复教,反复做。
比如,我们古代重道德教育,仁义礼智信。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
但现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退而求其次,来个舶来品,搞感恩教育,也可以说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
教孩子懂得感恩,学会做人,可以解决相当于道德上面的大部分问题。
二
十几年前,中央台有个《子午书简》栏目,办得很好,我会经常选择一些内容,放给学生听。
主持人任志宏老师曾经用他从容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朗读一篇叫《学会感恩》的文章。
里面讲的故事非常有感染力。
比如,一位妈妈天天煮饭给丈夫和孩子吃,他们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还对饭菜做得好不好、做的时间早和迟说三道四。
终于,有一天,临到中午吃饭了,丈夫和孩子掀开锅盖一看,发现里面放着一锅稻草……
三
懂得感恩,首先要学会知恩。
孩子们需要明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并非理所当然地存在。
我们生活的世界犹如一个巨大的拼图,每一个元素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比如,每日清晨就为孩子准备早餐的父母,他们在疲惫的工作后仍坚持照顾孩子的生活;
校园里耐心教导知识的老师,为孩子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甚至是街边那棵在夏日为大家提供一丝阴凉的大树,都是我们生命中的珍贵存在。
他们并非为你而生,并非必须要为你做事,但却跟你产生着美妙的关联,好像谁都非常重要,谁也不可或缺。
大人应当多向孩子讲解这些,让他们多去亲身体验,从而深刻领悟身边的一切都是难得的缘分,不管对你好还是不好,都在或多或少地助力他们的成长。
四
懂得感恩,就要懂得知足。
在这个物质丰富、欲望膨胀的时代,孩子们很容易陷入无休止的索取。
他们可能会羡慕同学的新款玩具,渴望更多的零花钱,却忽视了自己已经拥有的温暖家庭和健康身体。
弱水三千,只能取一瓢饮。
我们要教导孩子常知足常乐,不能被动地接受关爱,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知足,并非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在拥有时珍惜,在追求时不忘感恩。
五
懂得感恩,更重要的是要勇敢地表达出来。
一句简单的“谢谢”,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封真挚的感谢信,或者一份精心准备的小礼物,都能让付出的人感受到被珍视和认可。
让孩子学会用行动去表达感恩,不仅能温暖他人的心,更能让孩子自己收获内心的宁静和喜悦。
比如,当孩子接受了朋友的帮助,鼓励他们当面道谢;
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引导他们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些小小的举动,会在孩子和他人之间架起一座情感的桥梁,让爱得以传递和延续。
六
之前推文中,我曾经写过一个故事:
每年放寒假,我会到地方图书馆给小学高年级小朋友上《世说新语》或《古文观止》选读公益课。
报名参加这样活动的都是来自各校的优秀学生。
有一次有一个孩子听我上了课后,特地写了一张明信片给我。上面写着:
“X老师,您好!我非常喜欢你的课,您辛苦了,以后我还想听你的课。”
虽然“你”“您”没有统一,但意思非常明白。
我看了特别高兴,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至今这张卡片还放在书房的书架上。
因为这份简单的表达,传递出了孩子深深的感恩之情。
当孩子们学会知恩、知足,并能勇敢表达感恩时,他们的内心将充满爱与温暖。
他们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会珍惜身边的每一份美好,会用善良和爱心去回馈这个世界。
七
尽管感恩教育是一个老话题,很多家庭、学校也在开展。
但我觉得,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让孩子懂得感恩,是给他们最珍贵的礼物。
一个拥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无论未来面对怎样的挑战和困难,都能心怀善意,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他们会珍惜身边的一切,关爱他人,包括亲人、其他相识或不相识的人,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人。
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在感恩的滋养中茁壮成长,让他们的心灵充满阳光,让感恩的力量伴随他们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