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从小小改变开始
一
教育是有为法。
一旦实施教育,目的就是改变孩子。
滴水穿石,聚沙成塔。
老子《道德经》曰: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成功的教育,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活动,往往都是悄无声息的小小改变。
二
小改变,得力于微习惯。
斯蒂芬·盖斯的《微习惯: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让我们惊奇于觉得简单却足以改变命运的微习惯、小改变。
改变不必大刀阔斧,微小到不可思议的一小步,才是成功的关键。
比如,每天只读一页书、只做一个俯卧撑,或是只写50个字、记一个单词。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一旦养成,却能产生惊人的连锁反应,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
微习惯几乎不可能失败。
因为目标太小,很容易就能完成。
微习惯具有灵活性,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不会带来太大的压力。
微习惯能够带来持续的成就感。
每当我们完成一个微习惯时,都会感到一种小小的满足和自信。
这种成就感会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四
微习惯几乎不怎么需要意志力。
想象一下你现在正在心理舒适区,把它看作是一个圆圈。
待在这个圆圈里的时候你会感觉很舒服,而圆圈之外就是你想要达成的目标。
微习惯就好比是走到圆圈的边缘,向外轻轻跨出一步。
这是一个相对不那么舒适的位置,但因为你清楚只要走一步就能够回到舒适区里,所以这种差别不会特别明显。
五
那么如何培养微习惯?
1.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微习惯。
比如,如果你想要提高阅读能力,那么每天读一页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微习惯;
如果你想要增强身体素质,那么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为什么要培养这个微习惯?培养这个微习惯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
想知道习惯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最佳方法是先认清来源。
最好的习惯直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即自己想着要改变。
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和别人对你的期待其实不是我们要寻找的想法来源。
3.制定明确的计划
制定一个明确的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执行微习惯。
这计划很简单, 就是前面讲过的计划时间表。
将要做的微习惯分解成一个个毫不费力的小任务。
我们也可以将微习惯写在日历上或者设置提醒,确保每天都能按时完成。
4.逐步增加难度
当我们适应了某个微习惯后,可以尝试逐步增加难度。
比如,从每天读一页书增加到读两页书,或者从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增加到做两个,每天记一个单词增加到记两个。
假如发现难度让人无法坚持的时候,也可以再回到原来的计划。
但最终是微习惯一直有在做。
六
有些朋友听到教育可以怎样做,往往会说,
这不可能,完全不可能!
我想问,不知您和孩子商量着行动了没有?
行动时有没有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其实,有改变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顺其自然不付出努力,孩子就很棒,那是“生而知之”的优越,怎么能体现教育的功用呢?
真要改变,还得从小改变开始,从养成微习惯开始!
这是实话。
尽管,习惯这个词研究下去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