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让孩子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
一
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孩子也有很多类型:
有一种孩子,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动,是家长和老师喜欢的类型。
有一种孩子,该静的时候不静,该动的时候也动,但家长和老师一问他,他都能回答得清清楚楚。这种孩子有一定的专注力,大人不会感冒。
有一种孩子,该静的时候静,该动的时候也静,性格内向,规规矩矩,家长和老师不用操多大心。
还有一种孩子,该静的时候不静,该动的时候不动。这种孩子,不大守规则,大人一般不大喜欢。
二
静能生慧
“静”指的是内心的宁静,不急躁,沉得住气,这是孩子成长中要培养的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静”的状态下,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讲,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或做事中。
这时的他们仿佛进入了一个专注的“心流”境界,学习效率会极高。
这种专注力是孩子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外界的干扰,让他们能够在宁静中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如何自我调节,让他们学会在忙碌的学习之余,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让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
孩子静不下来学习,是极糟糕的事情。
老师会这么评价:“孩子聪明是聪明,如果静下来,肯定会更好。”
这是家长要引起注意的。
三
动增活力
“动”是孩子的天性,大人不能强制让孩子静下来。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无论是户外运动、艺术表演还是团队游戏,都能让孩子在“动”中释放压力,展现自我。
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质,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同时,还能让孩子在汗水中找到快乐,释放内心的压力。
除了体育运动,艺术表演和手工制作等也是“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活动能够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创作中找到自我表达的方式。
当孩子在舞台上尽情展现自己,或者在手工制作中完成一件精美的作品时,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
动静相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静”和“动”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静”的积淀,孩子就难以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学术基础;
没有“动”的锻炼,孩子就难以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活跃的思维。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学会“动静结合”,让他们在“静”与“动”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让孩子专注于学习和阅读,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同时,也要为孩子留出足够的运动和娱乐时间,让他们在“动”中释放压力,锻炼身体。
让孩子在“静”中培养专注力,在“动”中释放活力。
在“静”与“动”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使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孩子身心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