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别想用机器代替人
一
记得《庄子》里有一个故事:
子贡游历时,见一老丈正在菜园里整地开畦,抱着水瓮浇水灌地,来来往往很吃力。
子贡说:“有一种机械,每天可以浇灌上百个菜畦,老人家您不想试试吗?”
种菜的老人抬起头来说:“应该怎么做呢?”
子贡说:“用木料加工成机械,后面重前面轻,提水就像从井中抽水似的速度很快,它的名字叫桔槔。”
种菜的老人笑着说:
“我听老师说,有了机械必定会出现机巧的事;有了机巧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的心思。机变的心思存在胸中,心境就不纯净了;心境不纯净,精神就不专一安定;精神不专一安定的人,就不会被大道接纳。我不是不知道你所说的办法,只不过不愿那样做呀。”
子贡满面羞愧,低下头去不能作答。
二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谁也阻挡不了。
在现在这个时代,机器似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从生产线上的自动化机器人,到家里的智能音响,到我们手中的智能手机,再到人工智能。
机器正在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确实,我们正在享受着机器带来的便利。
然而是否曾想过:机器能代替人类吗?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还是别想着让机器代替人。
三
机器无法代替人类的成长。
人的成长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挑战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经历挫折、失败,然后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前行。
吃一堑,长一智,人类只有主动去经历,才能在身心方面得到磨炼,不断地成长。
而机器,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机器人,
它们只是按照预设的程序和算法运行,无法替人类在经历中成长。
人的成长,谁也代替不了!
四
机器无法代替人类的思考。
思考是人类独有的能力,它基于我们的经验、知识和直觉,能够产生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而机器,虽然可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但它们缺乏人类的直觉和创造力,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真正的思考。
人类也不能因为有了机器,而弱化了自己的思考力。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人类应该借助机器,让自己的思考力变得比以往更强。
反过来说,假设一旦机器的思考力超过了人类,后果将不可想象。
五
机器无法代替人类的学习。
人的一生成长,就是一个持续不断学习的过程。
它需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知识。
而机器,虽然可以通过算法和数据学习新的知识,但它们的学习过程是被动和有限的,无法像人类一样主动探索和学习。
人类不断地学习,才能让文明不断地进步,科技不断地发展。
机器再怎么学习,也代替不了人类自己的学习。
即使有人提出以后不用记忆,芯片植入即可,也无法替人类去学习。
六
机器无法代替人类的情感表达。
情感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我们能够与他人建立深厚的联系和共鸣。
而机器,虽然可以模拟人类的情感反应,但它们无法真正理解和体验人类的情感。
人类的交往和情感表达是一种需要,怎么能让机器人去代替呢?
且代替得了吗?
总不能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去谈情说爱吧?
AI语言大模型,怎么能体现“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怎么能体现“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七
渡河当用筏,到岸不须舟。
机器只是人类的工具,就像古代人类使用石器、现代人类使用智能设备一样。
这些工具的出现,确实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它们并不能改变我们的本质。
从教育的角度看,全社会还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我们依然需要成长,需要思考,需要学习,需要情感表达,需要保持心境的纯净。
教育还是要培养该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