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
一
几年前,曾在公交车站看到这样一个情景:
一个爷爷带着小孙子在等公交车。
爷爷背上背着孙子的书包,手里提着孙子的袋子,看起来有点吃力。
小孩子无所事事,在车站那蹦来跳去,还跳到旁边的一块石头上。
石头不稳定,摇摇晃晃,好像不小心就会摔下来。
老人一边吃力,一边担心,让小孩子下来。
小孩子不听他的,依然跳着。
我笑着说,您把孩子的书包和袋子让他自己拿不就得了?
是呀,背着书包,拿着袋子,如果还想跳来跳去,那就给他跳呗!
自然,老人家也没有听我的。
二
身边的很多现象让我想到了古时候的“少爷”,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别说扫地、洗碗、整理房间了。
有人说,现在都有扫地机、洗衣机、洗碗机,甚至机器人了,还要让孩子学这些粗活干什么?
您可不知道,这些衣食住行的基本能力,是可以用来磨炼孩子心性的,是用来教育的好契机。
三
我不知现在教育的方向会往哪儿发展,但我想“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应该是不会错的。
卡尔·威特说,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处就在于要不失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
他还说,家长应避免过度溺爱孩子,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家长应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服,即使孩子经常把衣服穿反,也要耐心地教他如何给自己穿衣服。
四
聂圣哲先生在《养活教育》中也说过类似的话:
智商是天生的,优秀是教出来的。
要让孩子先学会生活自理,学会做家务,树立养活自己、靠自己立足社会的意识,然后才可以学其他的。
很多教育者违反了这条基本规律,结果教育的层层遴选功能,让极少数成了精英,留下一大批“百无一用”的书生。
他们的生活常识和自理能力,得从离开大学开始学习,于是很多年轻人阅历不足,依赖性强,缺乏自理能力,甚至被称之为巨婴。
从这个角度看,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得先来些养活教育。
五
我想,孩子能做到下面这两点,他们的能力也就不错了。
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
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是培养他们独立自主性的关键。
独立自主的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解决各种问题。
他们不依赖他人,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来应对生活的挑战。
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将更有能力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让孩子自己承担力所能及的事情,可以让他们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们明白,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和行动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
这种自我责任感会让孩子更加谨慎地行事,不轻易做出不负责任的决定。
他们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时间和机会,努力提升自己。
让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自己做,还能帮助他们锻炼各种生活技能。
无论是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整理房间等,还是更高级的技能,如烹饪、修理等,都能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这些技能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还能成为他们未来的优势和特长。
别人的事情能帮上忙的尽量去帮忙
教导孩子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可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
当孩子看到他人遇到困难时,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从而给予真诚的帮助。
这种同理心和善良品质会让孩子更加关心他人,懂得珍惜和感恩。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孩子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还能够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信任他人。
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团队合作将成为必不可少的素质,而孩子从小就培养的这种素质将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孩子主动帮助他人时,会传递出正能量和积极的影响。
他们的善举会感染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帮助他人的行列中来。
这种积极影响不仅会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还会让孩子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
他们也会因为帮助他人而获得更多的友谊和信任。
我们不说“诚意、修身、齐家、治家、平天下。”
我们不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大部分只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
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前进,就足矣!
下午,我听到一位同事富有哲理的话:
不管你是做自己的事情,还是帮人做事情,到头来,受惠的还是你自己。
不知有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