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别把不管当成顺应天性
一
很多大人觉得:
孩子小时候,真可爱,不管他,舍不得管他;
等长大了,想管他已经管不了了。
于是美其名曰:顺应天性。
不管,真的是顺应天性吗?
二
许多人误以为“不管”就是对孩子天性的最大尊重,认为这样可以让孩子自由成长,无拘无束。
然而,这样的“不管”,其实质是放纵,是缺乏必要的引导与纠正。
想象一下,一颗小树苗,如果任由它自由生长,不受任何约束,它很可能会长歪,甚至可以长坏,无法成材。
品质、教养,多半来自父母的熏陶和指引。
三
是花就让他绚烂,是树就让他参天。
是龙就让他腾飞,是虎就让他啸林。
真正的顺应天性,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顺应“道”,遵循“道”。
这里的“道”,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成长法则。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天赋、兴趣和潜能。
作为父母在陪伴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的潜力和特长,给予他们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比如,如果孩子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应该鼓励他学习音乐知识,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强迫他学习他并不感兴趣的数学或物理。
四
顺应天性的教育,是让孩子在自由与约束之间找到平衡。
自由,是让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空间去探索世界;
约束,则是在孩子做出错误选择时,给予他们及时的纠正和引导。
我们要像园丁一样,细心观察每一棵小苗的生长情况,适时给予阳光、水分和养分。
当小树苗长歪了,我们要及时扶正;
当它们遇到病虫害时,我们要及时防治……
只有这样,小树苗才能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参天大树。
五
顺应天性并非不管,更非放纵。
教育,是有为法,要么是改进,要么是改变,让孩子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病梅馆记》中的病梅,过度修剪,是一个反例,并非教育,更不是顺应天性。
郭橐驼种树,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其天者全而其性得。
这才是教育,才是顺应天性。
打着“顺应天性”的旗号,对孩子放任不管,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逃避责任。
生养之,教育之,是父母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