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我们的知识技能教育提供了一个方向。
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都存在两个层次: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实际发展水平是孩子目前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而潜在发展水平则是在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下,孩子能够达到的更高水平。最近发展区,就是连接这两个层次的桥梁,是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实”。
那么,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个性化教学。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学习能力、兴趣和个性都各不相同。因此,教育应当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前进,而不是被迫跟随统一的教学进度。
目前,学校教育的“一刀切”做法,甚至“唯分数”观念还普遍存在。我们可以尝试在学校和家庭中自主学习,解决“优秀者吃不饱,落后者吃不了”的问题。
其次,我们要采用支架式教学,给孩子脚手架,给孩子搭梯子。在孩子面临困难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这些支架可以逐步撤除,从“扶”到“放”,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比如,写作文之前先引导画个思维导图;梳理文章之前,先提供个流程图或鱼骨图;背诵之前,先来个课文口头填空;理解含义之前,先来个选择题或连线题之类……
此外,我们还要进行动态评估。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侧重于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倡的动态评估,能够让教育者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这种评估方式就是过程性评估,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助于发现和培养他们的潜能。所谓只问耕耘,不求收获。过程认真了,结果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单纯的知识记忆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最近发展区理论,意味着教育应当培养孩子的高阶思维能力,如批判性思考、创造性解决问题等。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我们可以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
在平时的教学设计或教学活动中,我们是否考虑到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的”那一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