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自利利他
一
我们会发现,身边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
孩子做作业,要大人催,甚至要多次催;
孩子起床,要大人叫,叫了多次还不起来;
孩子房间要大人整理,不整理孩子就只管住在乱糟糟的地方;
地上掉了东西,也不会去理它,甚至就抬腿迈过去……
反正,不管是不是跟自己有关系,都一概不管,只等大人来管自己、提醒自己。
大人很多时候成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抓狂状态。
而且,现在这样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
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没有注意培养他的责任心造成的。
二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里说:真正重要的并不于如何活得更好,而是在于尽可能地去经历。
让孩子经历,就是让孩子不断地做事,让他们明白这事应该是他做的。
只有不断地做事,才能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否则,孩子会觉得眼前的这一切跟他无关,觉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理所当然的事。
自然,孩子的责任心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培养出来的,它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开始。
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洗碗、扫地等。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际上都是孩子学习承担责任、锻炼独立性的重要机会。
在学校,老师也可以安排一些集体活动,如值日生、小组合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责任的意义。
三
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孩子才能够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形成责任心,锻炼出能够承担责任的能力。
父母和老师要给孩子提供承担责任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比如,可以让孩子担任班级干部,参与组织班级活动,或者让孩子在社区中担任志愿者,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承担责任。
特级教师魏书生老师曾提出班级里“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甚至关窗有窗长、关灯有灯长、看护花盆有花长。
而且每天要在规定时间做规定的事,什么情况下关窗,什么情况下关灯,什么情况下把花盆搬到教室外面都有规定。
这样做,并不是要设几个“官位”,无非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四
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曾说,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
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
那么,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
在我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
然后马上去打扫。
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
窗户下班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
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
我挺赞同高校长不让推责任的做法。
现实中,教室里,地上有纸,老师说:这位同学请把你眼前的纸捡一下。
多半会有孩子说:老师,这不是我丢的。
上午黑板还没有擦,老师说:这位同学,请帮忙把黑板擦一下。
多半会有孩子说:老师,今天不是我负责擦黑板。
以上这两种情况,可能会有人说,这原本就是负责同学的责任,确实不是别人要负的呀!
这也许就是现在很多场合,一遇到事情就想到推责任的普遍现象吧?
所以,平时父母、老师的引导和教育也是培养孩子责任心的重要环节。
五
父母和老师要引导孩子认识到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父母还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在学校,老师也要注重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通过课堂教育、班会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责任的意义和价值。
要让孩子认识到,责任心不仅是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更是对自己的责任。
一个具备强烈责任心的孩子,才会自利利他,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