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教孩子成为情绪的主人
一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这很正常。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每一种情绪都是人类正常的心理反应,无论是喜悦、悲伤,还是愤怒、恐惧,都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上次写过一篇有关情绪的《教育就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今天,想换一个角度,从孩子的角度,要学会做情绪的主人,管理情绪。
二
情绪与我们的身心健康状况紧密相连。
学过中医的就会知道,七情对应着人的心肝脾肺肾五脏。
比如,愤怒这种情绪常常源于人们的心理压力。
有研究表明,血压高的人往往更容易生气。
反过来,长期的不良情绪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比如长期的焦虑和抑郁可能会导致失眠、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三
人的认知程度对情绪的产生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孩子们对事物的认知尚在形成阶段,有时难免会有偏差,进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例如,同样是面对考试失利,有的孩子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经历,会因此陷入自我否定和悲伤中;
而有的孩子则把它看作是查缺补漏、提升自己的机会,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对待。
所以,提升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管理情绪。
四
情绪稳定的孩子,往往学习成绩更容易优秀,在人际交往中往往更受欢迎。
情绪稳定的孩子能正确识别、合理表达情绪,具备良好调节情绪的能力、有较强同理心,面对压力能保持冷静。
他们不会随意地哭闹、大喊大叫或者乱发脾气,而是会用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熊孩子。
在学校里,这些能够保持情绪稳定,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挑战的孩子,更容易交到朋友,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在未来的职场和社会生活中,情绪稳定的人也更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五
弗洛伊德说过:
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所以出现负面情绪不能强行控制,而是要科学管理,进行疏导和正确表达。
那么,如何管理情绪呢?
管理情绪一:想哭就哭
孩子闹情绪时,大人会习惯命令:
这点小事,还哭?哭什么?赶紧把眼泪擦干!
这样是不大科学的。
我们可以拍拍孩子的背,对他的遭遇表示同情:
孩子,我知道你很伤心。想哭就哭出来吧!
是呀,当不良情绪积压在心中时,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将其释放出来。
要鼓励孩子找家人或朋友倾诉,把内心的烦恼和压力讲出来;
要鼓励孩子通过写悄悄话、写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要鼓励孩子通过哭泣、呐喊、打沙袋等方式,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
六
管理情绪二:把对方看作“空船”。
ABC理论告诉我们,决定人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对事情的看法。
管理情绪,首先得改变看法。
《庄子·山木》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在乘船渡河的时候,前面一只船正要撞过来。这个人喊了好几声,但没有人回应,于是他便破口大骂前面开船的人不长眼。结果撞上来的竟是一只空船,刚才还怒气冲冲的人,一下子怒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这个故事所表达的就是“空船理论”:生气与不生气,取决于撞来的船上有没有人。
如果我们能够以更豁达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就像把别人看成“空船”一样,不过分在意他人的行为,那么就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冲突和烦恼。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审视自己的内心,避免自己成为那艘“横冲直撞”的“空船”,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更加平和、理性的方式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七
管理情绪三: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人在闹情绪的时候,往往线性思维,脑中“一根筋”,容易想不开,需要有人开导,用球形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眼前的问题,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
最有名的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阳明读书会的时候,旁边书友跟我们聊了一个故事:
一个工人施工时,发现有一块地板不平,就主动借来工具把地板处理平整。没想到,一时不慎,工具掉落,把自己的脚趾头弄伤了。工人很伤心:
“这工作本来不是我做的,我好心,为什么没好报?”
书友在现场,开导说:
“这可能正是你的好报。如果不是做好事,说不定今天你受伤的不仅仅是脚趾头了。”
接受过因果论思想的工人听了很受用,是呀,幸亏做了好事,减轻了果报,不然可能有更严重的祸事发生。
八
管理情绪四: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产生负面情绪或压力的事情上时,这些情绪和压力会不断被放大和强化。
而转移注意力,就是将关注点从这些消极因素上移开,投向其他事情,打破负面循环,让心态得到调整和放松。
这对孩子来说,特别适用。
孩子小的时候,给他一颗棒棒糖,也能够让他破涕为笑。
比如,带孩子投身自然,散散步,爬爬山,到公园看看花,到海边看看海。
比如,带孩子一起去运动,打打球,跑跑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捉迷藏。
比如,让孩子做自己的兴趣爱好,弹琴、画画、唱歌、舞蹈……
教育孩子管理情绪,是给予他们人生最珍贵的礼物。
大人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他们将拥有健康的身心、积极的心态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