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磨炼心性
一
稻盛和夫说:“人生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磨炼心性。”
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实践真善美,时时事事让良心、让真我释放光彩。
很明显,他是受了阳明心学“致良知”的影响。
可以说,真正的教育,是一切从“心”出发,磨炼心性,实践真善美。
二
接受现实,脚踏实地
磨炼心性的第一步,是学会接受现实。
有的孩子天资不出众,却让梦想脱离实际,总想着清华北大。
有些家庭明明生活条件一般般,却让孩子过着“富二代”的生活。
还美其名曰,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孩子想什么就给什么,什么活也不用干。
其实,家境一般,也是教育资源。
可以教育孩子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天资不出众,也可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何必要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明智的家长,会引导孩子根据自身条件设定目标,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每一步都走得坚实而有力。
三
主动吃苦,延迟满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磨炼心性,离不开吃苦的精神。
我从农村出身,小时候跟着父辈脸朝黄土背朝天,顶着烈日,冒着酷暑。
后来工作,再苦再累也累不过小时那种生活,自然没有什么困境。
因此,在物质充裕的今天,我们更应教育孩子珍惜资源,理解每一份收获背后的不易。
要让孩子居安思危,主动自讨苦吃,挑战自认比较难做的事。
可以坚持跑步,出出汗,来几天的腰酸腿疼;
可以主动打扫卫生,领悟“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可以洗洗厕所,体验人生不易——勿喷,这是磨炼心性最好的方式,但时人多弊病之。
通过适当的吃苦体验,孩子们能够学会延迟满足,懂得感恩与珍惜,从而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坚韧不拔。
四
丰富经历,吃一堑长一智
人生如书,每一页都记录着成长的足迹。
多经历,才能多成长。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财富。
孩子的人生成长之路,谁也不能代替他去完成。
在父母的帮助下,早放手,早成长。
我们要鼓励孩子勇敢前行,从大胆举手发言开始,从勇敢面对欺凌开始,从独自一人回家开始,即使遭遇挫折,也会从中吸取教训,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丰富的经历,将使他们更加成熟,更加懂得如何应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五
阅读为舟,拓宽视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磨炼心性的重要途径。
我经常对孩子们讲,书到用时方恨少,即使像我这样记忆力不超群的人,所有读过的书,都会适时用出来。
阅读,可以让孩子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汲取智慧与灵感。
阅读,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视野与格局,还能让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更加从容不迫。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他们一生的习惯。
六
感恩之心,利他之行
磨炼心性的过程中,感恩与利他是不可或缺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要教育孩子要常怀感恩之心,感谢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同时,还要引导孩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多做利他之事,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这样的行为不仅能够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还能让孩子在付出中感受到快乐与满足。
七
良好沟通,心灵共鸣
磨炼心性还需要大人与小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
曾听一位前辈讲,他教书的时候,就是经常跟学生聊聊天。
在大人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解决困惑与烦恼。
在大人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增进师生关系、亲子关系,让学校、家庭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当关系协调了、心情舒畅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就自然提高了,生活自然更加顺利了。
事实上,果真如此。
孩子成绩下降,有可能是家庭出了状况。
教育是一场以心育心的旅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要注重心性的磨炼与塑造。
磨炼心性,就像揉面团,要耐心,要得法,要长期主义。
让我们携手并肩在教育的道路上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成长环境。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磨砺中绽放心性之光,成为拥有真善美品质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