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遇事常让孩子自己决定
一
某名校的优秀生来小学母校看望班主任。
班主任陈老师跟我同办公室。
陈老师问他:
你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是平时你爸对你要求非常严格?
优秀生的回答出乎意料:
相反,我爸倒是处处尊重我的意见,事事让我自己决定。
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优秀生的话依然清晰地在我脑海里出现。
是的,高明的教育,让孩子觉得凡事是由他们自己来决定的。
越是自己决定的事情,越会主动去做。
二
大人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孩子还小,他们的想法和选择都不成熟,所以应该由大人来替他们做决定。
然而,正是这种“替代决定”的模式,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和培养责任心的机会。
反正爸爸妈妈会帮我决定,我纵然有想法也没用。
有的孩子因此就不愿去思考,不想主动去做事。
没有主见,不会安排,还有可能长大成了巨婴。
而家长呢,也可能吃力不讨好,经常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其实,孩子虽小,他们的内心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创造力。
在家里,在班级里,都是一样,我们应该把他们平等看待,引导他们一起商量事情。
他们自己的事情通过分析,由他们自己来决定。
不妨经常和蔼可亲地来一句:孩子,你说呢?你觉得怎么做好?
三
观点一致时,自然让孩子决定
当大人与孩子的观点一致时,自然让孩子来决定。
这样的做法,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和价值。
比如,在选择家庭出游的目的地时,如果大人和孩子都想去海边,那么家长就举双手赞成,并让孩子来决定具体的行程安排。
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家庭的重要一份子,他们的意见得到了重视和尊重。
四
观点不一致时,有三种情况:
当大人与孩子的观点不一致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
毕竟,孩子的视角和想法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和惊喜。
比如,在选择晚餐吃什么时,如果孩子想吃汉堡,而大人觉得应该吃蔬菜沙拉,那么可以试着和孩子沟通,让他明白吃蔬菜的好处。
但如果孩子坚持,也可以满足他的愿望就吃汉堡。
让他觉得大人都被说服了,有一种成就感。
这时,我们需要摆事实、讲道理,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说服孩子。
比如,孩子想要熬夜玩游戏,这显然是不利于健康的。
我们应该耐心地解释熬夜的危害,让他自己决定,同意停下游戏9点睡觉。
像有些已经变成恶习的,如长时间打游戏、作业不做的、和父母对着干的。
这个肯定一下子改变不了,如果家长真有决心,不妨先采取慢慢减少。
比如打游戏,本来打两个小时的,不妨和孩子商量,由他决定,减为110分钟,100分钟,90分钟,慢慢减少,让孩子觉得可以接受。
可以缓一缓,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
成长的过程,就是大人和孩子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过程。
写过《我的事业是父亲》的蔡笑晚先生,六个孩子五个博士一个硕士,都非常有出息。
其中有一个孩子曾经不想读书,要去少林寺学武功。
作为父亲的蔡先生说服不了他,只好让他去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孩子回来了,说学武功特别辛苦,还是读书好。
读书好就读书吧,蔡先生就安排他继续读书。
后来,21岁时也成了博士。
当然,这可能是个特例,但也说明:
孩子的人生是要让他自己经历的,别人谁也改变不了。
只有他自己经历了,才会吃一堑长一智。
现在,您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很多棘手事是不是都四两拨千斤,让孩子自己决定了?是不是慢慢尝到教育的甜头了?
再说一件事:
班级里,有两个孩子放学时不扫地,背起书包走了。
第二天,我叫他俩过来谈话:
为什么不扫地就走?导致班级被扣分,教室里很脏,同学有意见,该怎么办?
他俩已经知道了班级扣分的事,也听到了同学的意见,心中有愧,赶紧认错,说决定扫一个星期补过。
事情就这么心平气和地解决了。
有一种教育叫放下,
遇事常让孩子自己决定,才是真的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