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无条件接纳孩子的情绪
一
关于情绪,我们先来了解一下“ABC理论”。
它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
该理论认为事件本身A,由于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看法B,而产生了情绪困扰或行为结果C。
因此,事情发生A,可以通过改变人们对事件的不合理认知B,进而改善其情绪和行为问题C。
二
举个例子:
孩子:妈妈,我好热,我要把毛衣脱下来!
妈妈:天这么冷,还热?别脱,会感冒的!
孩子哭丧着脸一言不发,妈妈严厉批评。
可以看出:
事件本身A是孩子觉得热,想脱衣服。
孩子觉得热,执意要脱;妈妈认为天气冷会感冒,不让脱。这是B。
结果C是孩子不开心,妈妈也生气。
很显然,上例是妈妈不承认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导致大人小孩都不开心。
三
我的身边有很多大人往往习惯性的不承认和不接受孩子的感受:
孩子:妈妈,我饿了!
妈妈第一个反应:你刚刚吃了一个面包,怎么会饿?
孩子:爸爸,这道题好难!
爸爸第一个反应:这道题今天老师刚讲过,怎么不会做?你上课有认真听吗?
孩子:妈妈,这道菜太咸了!
妈妈可能想也没想:胡说,我放的盐很少的。
可能很多大人平时说话,习惯性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总是第一反应否定。
这样会导致以后孩子不愿意跟大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大人和小孩之间因此会出现代沟。
大人也愈发觉得小孩子不可理喻,无法沟通。
其实,原因在于大人自己。
四
我们必须明白,大人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不能用大人的感受去替代他们的感受。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独特而纯真的,他们对事物的感知和反应往往与成人不同。
比如,丢失了一个心爱的小玩具,对我们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对孩子来说可能是天大的事情,会让他们陷入深深的悲伤。
所以,感受是没有对错之分的,所有的感受都应当被接纳。
五
但某些由感受引发的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当孩子因为生气而想要打人时,我们要接纳他们生气的情绪,但明确指出打人的行为是不可以的,要杜绝这种不良的行为。
只有当孩子的感受被充分接纳,他们才会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鼓起勇气自己去面对问题。
六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呢?
首先是全神贯注地聆听。
想象一下,当孩子带着一脸委屈向你走来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是打断他,告诉他“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是静下心来,用那双充满爱的眼睛注视着他,全神贯注地聆听?
答案显然是后者。
一句简单的“噢,看起来你很难过”,比任何说教都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和理解。
七
其次,中间可以用简单的插话回应,如“噢”、“嗯”、“原来这样”等来认同孩子的感受。
这些简短的词语传递出的信息是:我在听,我理解你。
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情绪被认可,从而更愿意继续表达。
八
其三,把孩子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
很多时候,孩子可能无法准确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时,我们可以尝试用恰当的词语来帮助他们命名情绪。
比如,“你是不是觉得很难过,因为小伙伴没有邀请你一起玩?”
这样的表达,不仅帮助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情绪,还教会了他们如何用语言来表达和管理这些情绪。
情绪一旦被命名,就不再是模糊而不可控的怪兽,而是可以被理解和应对的朋友。
九
最后,借助想象满足孩子的愿望。
当孩子渴望一件无法实现的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想象来帮助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例如孩子想去看已经结束的马戏表演。
我们可以说:“要是有个魔法能让咱们回到表演的时候就好了。”
这时候,孩子往往破涕为笑。
孩子的成长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但请相信,每一次的挫折和不良情绪,都是他们成长的催化剂。
大人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靠山,就是他们安全的避风港。
当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温柔的力量,去接纳、去引导,就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强大的情绪管理能力,让他们勇敢前行,迎接属于自己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