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教育本色
教育就是,别把包办当成爱
一
很多家长常常陷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度包办孩子的生活。
当孩子还小时,大人们总认为他们太小,无法独立完成各种任务,于是便不假思索地替孩子做了一切:
穿衣、系鞋带、整理玩具、喂饭、洗澡……
孩子长大一点了,应该放手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事实不是这样。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并步入学校,为了让他们能够专心学习,为了不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家长们更是将孩子的生活琐事悉数包揽:
孩子,你学习去,这事儿由爸爸帮你搞定;
孩子,你做作业去,妈妈帮你准备好东西。
……
甚至这种包办还渗透到了班级,教室卫生大人扫,联欢会大人安排,活动报道大人写,美食节家长卖……。
二
似乎在大人的眼里,孩子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习。
然而,这样的做法,看似是对孩子的爱,实则是对他们成长的阻碍。
孩子天生就具备探索和学习的能力,他们需要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这个世界。
卡尔·威特说,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这是显而易见的。
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过分地为孩子做事,实际上等于告诉孩子他什么也不会做,是个低能儿,他必须依靠父母,否则就不能生活。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一旦踏出校门步入社会,往往会感到迷茫和无助。
他们习惯性地四处寻求帮助,渴望得到像父母那样的无微不至的照顾。
然而,在家庭的温馨庇护之外,他们很难再找到那份熟悉的关怀的。
加缪在《西西弗神话》里说,真正重要的并不是如何活得更好,而是在于尽可能地去经历。
因此,家长们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去经历,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
三
高尔基说:劳动是社会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即使现在有了洗衣机、扫地机、烘干机等各种先进的机器设备,甚至未来可能会有更智能的机器人来协助我们,但劳动仍然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方式。
通过劳动,孩子们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性。
当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穿衣、整理房间、做饭等基本生活技能时,当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他们也会更加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四
聂圣哲先生在《养活教育》里说,智商是天生的,优秀是教出来的。
做父母,就是教孩子做不会做的事,逼孩子做已经学会的事,并且要越做越好,精益求精。
真爱孩子,就不要把包办当成爱。
就要注意尽可能早地放手,当个甩手掌柜,让孩子在实践中成长,在挑战中锻炼。
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成为真正独立、自信、有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