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玩游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07 怎样帮助孩子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课标原文]
二、课程理念
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注的核心点就是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学生怎样学当然离不开教师怎样教的,所以教学活动组织安排的核心要点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要让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还可以加好多这样的词语。从大的原则上来讲,这些说法肯定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但是何以可能?所有的拿着课标的老师们或者参加这样那样培训的老师们肯定都会问这个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何以可能?”
这个核心的问题,如果不能够用非常逻辑的、可操作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那就变成了文字的堆砌,变成文字游戏了。所以我们不过多地解释下面提的各种概念,我们只需要回到我们玩游戏学数学到底是怎么实施的。其实我们就是想回答这个问题——怎么样才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让教师成为真正的合作者、协助者?这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今天的教研我们也在讲这个问题,让教师成为一个真正懂得数学教育的专业工作者,而不是一个只会做加减乘除,只会做欧式几何推理证明题的解题者,归纳解题方法的总结者。这很显然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是要求更低。
我们的做法是——
起点处,每一章都要有章前测。章前测的目的是要了解儿童的前有、前见、前理解,也就是要了解儿童的已有经验的发展水平。更进一步,是要激活儿童的已有经验。而已有经验可以分为前景观念和背景观念。前景观念是到目前为止儿童已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建构生成的观念;背景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在无意识的经验活动之中,对于接下来这一章要学习的那个观念他有模模糊糊的理解。用维果茨基的话来讲,接下来这一章我们要学习的是科学概念,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儿童并不是对科学概念一无所知,在生活经验当中已经获得与科学概念相对应的日常概念。这只是换不同的话语,章前测的重要性不管怎么言说都不为过。了解学习者的前概念、前理解、前有、前见,这非常关键。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确定这一章的相关的安排。
每一天也要有相应的课前挑战单。孩子们要独立完成挑战单,不是小组合作学习几个人一起来探讨这个挑战单。我们不是说合作学习不重要,而是说所有这些挑战单,首先强调的一定是独立探索。因为只有通过独立探索我们才可能清清楚楚地把握孩子们的认知冲突到底在哪里。每一个孩子各不相同,但是一个班的孩子年龄阶段是一样的,那么跟教学目标相对比,跟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应有的教学、认知水平做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典型认知冲突。而这个典型认知冲突就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起点。
课堂对话的起点不是某个概念、某个公式、某个定义,而是孩子们遭遇到的典型的认知冲突。因为它典型,所以它有价值,因为它有价值,所以这个时候不同孩子的差异才能够合理地成为一种资源。在对话的过程中聆听,彼此之间对话,同时与自己对话,不断修正自己原有的观念图式。只有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能真正化解认知冲突。不是被动地把一个错题改过来,而是让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个原有经验、原有认知图式获得新的发展,我们称之为达成临时性共识,也就是建构生成新观念。
在此基础上才能去应用这个建构生成的新观念。我们强调两个方向的应用,一个是横向的应用,去解决跟生活实际相关的一些问题,另一个是纵向的应用。简单来讲就是实践方面的应用和理论方面的应用。实践就是要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理论就是在形式化思维、抽象化思维的纵向发展和应用。这两个方面的应用都是重要的,至少我认为是同等重要的。而且越往高段发展,理论方面的应用越重要,它的价值会更大。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获得的是什么?一个一个正常的孩子、优秀的孩子,他获得的是基于挑战的成功而获得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因为拥有了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他心甘情愿地渴望新一轮更大的挑战,因为他能够从挑战过程本身获得更深刻的乐趣、更深刻的欢愉。在任何一门课程,任何一种学习中,如果他不能获得内在的乐趣、别人无法体会到的愉悦,他怎么可能废寝忘食?怎么可能念兹在兹?怎么可能取得惊人的进步与突破?根本不可能的!所以对于学习而言,真正的学习乐趣一定是乐在其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孔夫子所讲“乐以忘忧”。否则乐趣都在外面。
今天关于学习问题冲斥着形形色色的谬误,当然这个谬误形成的原因太多了。大家都会觉得学习本身太苦了,所以学习一结束,一放学,赶快去别的地方找乐子。并不是说去逛会公园或活动活动不重要,这也很重要,但是这种乐和学习本身的乐是不矛盾、不冲突的,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生活的互补。各有各的乐,而不是这个苦,那个乐。只要这样的二元对立存在,想象一下学习怎么可能持久?一个人不能通过学习获得快乐,他怎么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