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玩游戏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 03 数学有什么用?
[课标原文]
一、课程性质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基础,在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的应用渗透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发展,数学研究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数学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三个问题,数学有什么用?
这一段话在讲数学有什么用的时候,它大致说到我们可以应用数学去“认识、理解、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数学不仅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把数学理解为一种数学语言,这都是很好的说法。又从历史传承这个角度,它其实还是一种文化、文明。它跟一切自然科学(甚至包括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近现代,数学的普世性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学科领域(不仅是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能不能成为科学,唯一重要的标准是它应用数学到什么程度。如果它根本就没有应用数学,这个领域还不能称为科学。这是在强调数学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当然它也从未来的角度来说数学到底有什么用。我们今天的大数据、手机、人工智能、计算机,背后都是数学。
第四个问题,数学对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其实这两部分都是在讲数学有什么用,但是它分成了两部分来说明。所以我们要沟通一下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刚才的第三个问题,它说的数学有什么用,是从结果的角度,从外在导向来言说的,是偏实用的角度。当然,物理、化学、生物学、政治学、历史学、地理学的确都要用到数学,但是,如果只是把数学当做工具,只是强调数学的工具性、实用价值,最终有可能会把数学沦落为一种工具。我们知道,如果把一个东西过度地强调它的实用性、工具性价值,这个东西一定会被异化。连理性本身都会被异化,更不用说具体的数学学科了。所以外在的导向这一面当然很重要,不过,应该在一个系统当中来理解它。所以后面继续讲数学对人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这一部分肯定更重要。
这里只是概括地说,数学跟人的理性思维、科学精神、智力发展密切相关,当然没有任何问题。除此之外,这一次新的课程标准加进了非常重要的科学素养,这是我们应该引起特别关注的一个词儿。这个词儿的引入对于这一版的课程标准的价值和意义非常重要。
数学素养的引入,最重要的意义恰恰是从原来的客观导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转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谁的素养?一定是人的素养。我们不能说一本书、一本教材有什么素养,这是很荒谬的说法。所以这里面渗透着非常重要的转向——从客观的知识系统,转向学习者,转向儿童,转向学习者中心、儿童中心。但是到底怎么转?到底怎么转才是真正的转?需要持续地研究。
有了这样的转向,再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再来言说四基四能、三观,以及前几版的课程标准里面所说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等,这些观点言说才能在一个系统当中获得清晰明白合理的解释。
我想说的是刚才的第三个问题和第四个问题应该不是并列的,而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首先应该聚焦人的发展,数学课程必须聚焦人的发展——持续地引导一个儿童,通过课程这一段旅程持续地获得发展。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是根基。
有了人的发展,我们才能谈第三个问题,外在导向的有什么用。人有了发展,就意味着他数学素养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当然可以用新的素养、新的观念图式,去认识、理解、表达客观世界,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了人的发展,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推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了人的发展,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传承已有的文明、文化,也可以更好地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未来时代的挑战难题。
所以,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以人的发展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