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25个小朋友排队,从左边数起小林是第12个,从右边数起小刚是第9个,小林和小刚之间隔着几个小朋友?
25-12-9=4(人)
二年级
小明用存款的一半买数学书,剩下的一半买课外读物,还剩20元。小明原有存款多少元?
20×2=40(元)
40×2=80(元)
三年级
五个数中最大的是59,最小的是7,其余3个是连续的自然数,若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27,则连续的那三个数分别是( ),( ),( )。
【分析】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27,用27乘以5得到这五个数的和,再减去最大的和最小的,得到其余3个是连续的自然数的和,再除以3即是连续的那三个数中中间的数,再求另外两数即可.
【解答】解:(27×5﹣59﹣7)÷3
=(135﹣59﹣7)÷3
=69÷3
=23,
23﹣1=22,23+1=24,
答:连续的那三个数分别是22、23、24.
故答案为:22,23,24.
四年级
神庙里有一把古老的秤,对于重量小于1000克的物体,这把秤会显示其正确的重量;对于重量大于等于1000克的物体,这把秤会显示处一个大于等于1000得随机数.小明有五个物品,它们各自的重量都小于1000克,我们分别用P、Q、R、S、T表示它们的重量.将这五个物品两两配对,放到秤上进行称量,得到下面的结果:
Q+S=1200(克),R+T=2100(克),Q+T=800(克),Q+R=900(克),P+T=700(克).那么这五个物品的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为S,R,T,Q,P.
【分析】利用一个加数加另一个加数,和大的另一个加数大,并且确定出大多数,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
Q+T=800 ……①
Q+R=900……②
P+T=700……③
R+T>1000……④
Q+S>1200……⑤
由①和②得:R>T;由①③得,Q>P ,由2,4得T>Q; 由2,5得S>R;
综上得:S>R>T>Q>P
五年级
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螺栓与螺母个数比为1:2刚好配套,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求多少人生产螺栓?
解:设有X个工人生产螺栓,(28-x)个工人生产螺帽。
根据题意得:
12x·2=18(28-x)
解,得:x=12则28-x=16
答:12个工人生产螺栓,16个人生产螺帽,才能使一天所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刚好配套。
六年级
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相关链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