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南新闻 > 城关镇建南小学在践行:跨学科大教研,点亮教育新未来

城关镇建南小学在践行:跨学科大教研,点亮教育新未来

2025年04月17日 16:19:50 访问量:134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奋进在教育强国大路上01.png教育强国

24-25期建南小学业务工作简报

24

城关镇建南小学在践行:跨学科大教研,点亮教育新未来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城关镇建南小学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以跨学科大教研为突破口,推动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4月17日,学校各年级部数学组与语文组携手,共同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跨学科教研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是学科融合的一次大胆尝试,更是学校践行教育创新理念的具体行动。

174****718617

一、打破学科壁垒,激发思想碰撞

跨学科教研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让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活动中,数学教师以理性思维为主导,分享了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策略;语文教师则以人文思想为切入点,提出了语言表达和情境创设的建议。例如,在数学几何教学中,语文教师建议通过古代诗词的意境引入几何图形的特性,让学生在感受诗词之美的同时,理解几何图形的逻辑结构。这种跨学科的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还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理解能力。

二、学习新课标,寻找共性与融合点

数学和语文教师共同学习了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了各自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通过对比和讨论,双方发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的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天然的联系。这种共性的发现,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例如,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语文教师提出通过阅读理解训练来提升学生的题意把握能力,而数学教师则强调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这种思想的碰撞,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集体备课,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

在集体备课环节,数学教师负责主讲,分享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和教学策略;语文教师则从人文角度出发,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人文要素。例如,在讲解数学中的统计方法时,语文教师建议通过分析某篇古诗的用词频率来引入统计概念,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语文问题,并用语文表达分析结果。这种跨学科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174****759188

四、听评课交流,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互相听课,观察对方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技巧。在评课环节,双方教师共同讨论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例如,数学教师在听课中发现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的有效性,而语文教师则从数学课堂中学习到逻辑推理的严谨性。这种互相学习和借鉴,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专业成长,还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实践参考。

五、统筹作业设计,培养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研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统筹作业设计。活动中,教师们设计了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例如让学生用数学方法解决语文中的问题,或用语文表达数学概念。例如,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用数学的统计方法分析某篇古诗的用词频率,并用语文表达分析结果。这种跨学科的作业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应用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案例分享与反思,推动持续改进

活动中,邀请了有跨学科教学经验的教师分享成功案例,为其他教师提供实际操作的参考。例如,一位数学教师分享了他如何在课堂中引入语文故事来讲解数学概念,另一位语文教师则分享了她如何用数学逻辑来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这些案例分享,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每次教研活动后,组织教师反思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为后续教研提供改进方向。

七、跨学科教研的意义与展望

跨学科教研不仅提升了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拓展了教师的教育视野,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和作业设计,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未来,城关镇建南小学将继续探索跨学科教研的新路径,将跨学科教研纳入学校的常规教研计划,定期组织类似活动。学校还将逐步引入其他学科教师,探索更多学科之间的融合与创新。通过持续的跨学科教研,学校将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跨学科大教研是教育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也是城关镇建南小学践行教育创新理念的具体行动。我们相信,通过跨学科教研的持续探索,学校将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点亮教育的新未来。

编辑:师亚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