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城关镇建南小学积极探索,以“基础服务+特色服务”为有力抓手,全力优化课后服务体系,致力于为学生打造一个更加多元、丰富的成长平台。学校通过强化社团管理、精心优化活动设计,一步一个脚印地构建起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模式,让课后服务切实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坚实阵地。
新学期伊始,建南小学便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课后服务新要求——“既要做好基础服务,又要增添特色服务”。这一要求犹如一盏明灯,旨在既满足学生在学业上的基本需求,又能充分挖掘并激发学生潜藏的兴趣与无限潜能。学校从学段差异、时间段合理分配、活动场地的有效利用以及内容形式的创新等四个关键维度出发,精心谋划课后服务的每一项内容。从方案的制定到细节的打磨,都经过反复研讨,只为确保课后服务活动能够科学、有序且高效地开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基础服务是课后服务的基石,主要围绕作业辅导和学习指导展开,安排在课后服务的第一节室内时段。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年级差异和学习需求,合理调配经验丰富的辅导教师。在辅导过程中,教师们因材施教,采用分层辅导、个性化指导等多种灵活方式。面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们耐心答疑,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作业,逐一攻克学习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基础服务的扎实开展,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习效率大幅提升,学习的自信心也日益增强,为他们的学业发展筑牢了根基。
特色服务:点亮学生的多彩梦想
特色服务无疑是建南小学课后服务中最耀眼的明珠,安排在第二节课的室内外活动时间。学校巧妙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自身的资源优势,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涵盖室内与室外两大类别。
室内活动精彩纷呈。“读书与背诗”活动中,经典阅读的书香弥漫,诗歌朗诵的激昂之声回荡,学生们在阅读与朗诵中,阅读兴趣被悄然点燃,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与提升。“艺术创作”领域更是充满活力,绘画课上学生们用画笔勾勒心中的美好世界,手工课上一双双巧手创造出形态各异的精美作品,唱歌课上悠扬的歌声唱出孩子们的童真童趣,这些课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天赋,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而“韵律操”别具一格,融合了手指操和写字操,学生们在富有节奏的律动中,不仅感受到艺术之美,身体协调性也得到了增强。
室外活动同样活力四射。“体育锻炼”区域,跳绳的呼呼声、踢毽子的清脆撞击声、跑操时整齐的脚步声以及队列训练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学生们在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中尽情挥洒汗水,锻炼了强健的体魄,体质得到明显增强。“趣味比赛”环节则充满了欢声笑语与竞争氛围,体育技能比赛考验着学生的运动技巧,趣味游戏培养着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让学生们在快乐中收获成长。
各年级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活动。低年级部充满童趣,以趣味性和基础性活动为主,绘本阅读带领孩子们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简单手工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锻炼手部精细动作,趣味运动则让他们在欢乐中感受运动的魅力。中高年级部则更注重技能提升和团队合作,经典诵读活动中,学生们用饱含深情的声音诠释经典文学的魅力,提升了文学素养;体育竞技场上,他们奋力拼搏,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团队精神;艺术创作领域,他们不断探索创新,创作出更具深度和创意的作品。通过分层推进,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能在课后服务活动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通过“基础+特色”服务模式的深度实施,建南小学的课后社团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在学习方面,基础服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学习效率显著提高,学习负担明显减轻,学生们在学业上更加游刃有余。兴趣爱好培养上,特色活动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学生们兴趣的大门,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热爱,课余生活变得充实而有趣,自信心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激发。体质健康层面,充足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们在运动中茁壮成长,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身体素质日益提升。家校合作方面,课后服务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认可与赞誉,家长们看到孩子在课后服务中的成长与进步,对学校工作更加支持,家校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
建南小学对课后服务有着长远的规划与展望。未来,学校将始终以学生需求为核心导向,持续优化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一方面,不断丰富社团活动种类,引入更多优质资源,例如邀请专业人士走进校园,为社团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着力完善活动评价机制,通过成果展示、学生反馈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估活动效果,及时调整优化服务内容,确保课后服务真正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强劲助推器。
城关镇建南小学正凭借“基础+特色”服务模式,稳步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幸福成长一路保驾护航,在教育的征程中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