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会。
给孩子买过童话故事书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郑渊洁这号人物,在现当代的童话写作领域,他是当之无愧的“童话大王”,在国内和国际文学界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除了擅长写童话故事之外,他对于教育领域的很多看法也都十分受专家们的认可。
严重的教材问题
就在前不久,郑渊洁老师在微博上发长文称现如今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着误人子弟的部分。此外,他还怀疑如今中小学生们正在使用的语文教材的主编有监守自盗的行为。
在微博账号中,郑渊洁直言不讳道:“衡量教育是否成功,我认为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受教育者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在他看来,现如今的中小学语文课堂只单方面侧重于对于经典文章的态度,而没有考虑到学生们是否会对此感兴趣。
一,晦涩难懂的小学读物
大篇幅的鲁迅小说和晦涩的诗文,不仅不是在培养学生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反而还会让他们在困难面前滋生厌倦甚至是恐惧情绪。如果家长和学校再一味地用这样的语文课本来教育孩子,很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厌学。
文言文学习,笔记是文章的数倍
除此之外,郑渊洁教授认为语文教材的主编将自己的作品强行塞进语文课本当中,实际上是一种监守自盗的行为。众所周知,在任何一场赛事当中,参赛评委是没有办法参与该次比赛的。而陈先云作为小学语文课本的执行主编,却将自己的作品也放入小学语文课本当中,这样的行为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
就笔者来看,我对于郑老师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十分认可的。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能够让孩子对语文学习感兴趣,那么以后就会自发自主地进行语文学习,不再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叮嘱和逼迫。
在兴趣培养阶段,实在不适合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文章拿出来进行讲授。这样不仅仅会让孩子们对语文学习兴趣全失,还有可能会让他们产生一种语文学习十分困难的想法。
二,自问自答的教材编辑
除此之外,对于陈先云先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入小学语文课本当中的做法,笔者虽不认为其是监守自盗,但到底吃相难看。其实不光是将自己的作品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在进行日常演讲的时候,陈先云先生也很喜欢向学生和家长们兜售自己的书籍作品。
虽然陈先云先生个人在文学方面的造诣很高,他的作品也很优秀,不至于会误人子弟。但究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小学语文和数学教材当中确实存在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怪象。
首先是广大中小学生们对于语文课的兴趣越来越低,本来真正喜欢语文的学生就不多,而今伴随着学习难度的提升,又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对语文课产生抵触和厌恶情绪。很多学生都表示,即使自己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学习,也不见得就能学得好。
再加上现如今政策的改革,语文这一科目在考试中的分数占比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语文考试当中所涉及到的课外知识部分的占比也越来越高,如果想要提升语文单科成绩,除了课堂上的必要积累之外,还需要在课外苦下工夫。
很多家长也纷纷表示,对于现如今的中小学学生来说,语文作业绝对占据了当天作业的半壁江山。除了我们能够看得见的书面作业之外,每天还需要背诵大量的诗词和选段,课后作业压力十分巨大。
有时候为了应付应试考试,还有很多人开始背作文。包括阅读题,也有了老师们总结出来的答题模板和公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语文不再充满趣味性和艺术性,而是一门僵硬的学科,语文考试也成了一场简单的模式化答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又如何能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书本堆成小山坡
背诵全文太多,语文这个学科不像数学或者其他理科类的学科,答题时需要依赖一些固定的公式,如果基础的固定的公式不能牢记,那遇到复杂的题型时也无法灵活运用。
而语文科目应该注重理解和思维的拓展,一味地要求全文背诵,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反而会让很多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逆反心理。
答案越来越模板化,语文本应该是一个注重理解的科目,但是现在很多答案过于模板化,完全忽略了语文对于学生来说存在的意义。
语文课本的内容忽略了学生的感受。郑渊洁说衡量教育的成功,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语文本身是一个很复杂的学科。
可能想要真正在语文成绩上拿到高分,仅仅依靠课本是不行的,那么课本存在的意义就不仅仅是让学生有基本的学习框架,更重要的是要勾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果学生因为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就已经对语文这个科目失去了兴趣,那么我觉得课本的存在就是失败的。
总结:
总的来说,现如今的语文学习变得越来越困难,语文作业也越来越多。基于这样的情况,很多学生都对语文产生了抵触和厌学情绪,尤其是在背书和做作业方面。过去的中小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是出于兴趣,而今却是为了对付应试考试,实在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想要让广大中小学生真正对语文这门学科感兴趣且自发自主的学习,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除了需要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之外,还需要在考核方式上再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更为科学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