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南小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作业质量,优化作业设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控量提质,优化作业设计
(一)分层作业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基础题(全体学生完成)、提升题(中等水平学生完成)、挑战题(拔高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避免作业“一刀切”。例如在数学作业中,基础题可安排一些简单的计算题,巩固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挑战题则可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应用题,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科融合与主题作业
设计跨学科的综合任务,如“观察植物生长(科学)+记录日记(语文)+统计生长数据(数学)”。各学科教师协同合作,打破学科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减少机械抄写作业,增加实践类作业,如制作手抄报、调查家庭用电情况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知识。
(三)作业时间严控
严格执行 1 - 2 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 - 6 年级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 60 分钟以内的规定,且大部分作业在校内完成。班主任负责统筹协调各科作业量,避免单科作业超标,确保作业总量符合要求。
二、创新作业形式,增强趣味性
(一)实践类作业
布置劳动实践作业,如种植蔬菜、整理书包;社会实践活动作业,如采访社区工作者、绘制小区地图;数学实践作业,如用家中物品测量房间面积(结合长度单位学习)。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互动类作业
开展“亲子共读”打卡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和阅读习惯培养;安排家庭科学小实验作业,如观察水的浮力现象。还可布置口头作业,如“为故事设计新结局”,代替传统的抄写课文作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三、强化作业反馈与辅导
(一)面批与个性化指导
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对学生作业进行面批,针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即时讲解,帮助学生及时纠正。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布置“微作业”,如每天 5 道口算题,进行针对性辅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
(二)多元化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方式,如“星级评分 + 语音评语”,不仅评价作业的完成质量,还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创意,增设“进步奖”“创意奖”等奖项,激励学生积极完成作业。
四、家校协同,减轻家长负担
(一)明确家校责任
让家长明确作业的主要责任在学校,学生作业应在校内完成。家长主要负责监督学生做作业的时间,配合学校完成一些实践类任务,如运动打卡等,避免家长过度参与学生作业,增加家长负担。
(二)定期沟通
通过家长会向家长说明作业的设计意图和目的,让家长了解学校作业管理的方向和要求,避免家长因不理解而盲目增加额外练习,形成家校教育合力。
五、监督与保障机制
(一)学校管理
教务处每月定期抽查教师布置的作业内容与批改质量,将作业管理情况纳入教师考核体系,确保教师严格落实作业管理规定。对作业管理不规范的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对违规布置作业、加重学生负担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二)公示制度
各班级在教室设立作业公示栏,每日公示作业清单,包括作业内容、预估完成时间等,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家长如有意见或建议,可及时与教师沟通反馈,共同优化作业管理。
六、五项管理,五育并举
(一)作业管理
全面贯彻落实作业管理规定,确保作业总量、难度、批改等方面符合要求。
(二)睡眠管理
科学制定作息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睡眠。
加强睡眠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睡眠习惯。
建立睡眠监测机制,及时解决睡眠问题。
(三)手机管理
限制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并书面申请,进校后统一保管。
加强手机管理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提供通讯服务保障,满足学生与家长通讯需求。
(四)读物管理
严格把关校园推荐读物,确保符合教育部要求。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优化校园阅读环境。
加强阅读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
(五)体质健康管理
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保证体育课时。
保证体育活动时间,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完善“健康知识 + 基本运动技能 + 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
完善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202409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