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县教育部门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探索创新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减负提质,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科学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的教研教改体系。
二、校本教研主题
单元整合,课内专题精读;内外结合,一拖三文比读;提速增效,课外多文本速读。
三、主题教研参研人员
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
四、活动要求
每周安排“一读一展一评”三次活动
五、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六、主题教研的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在新课程实施的这几年,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日益被老师所认识和接受。
目前部编教材是以“主题单元”来选编课文的。这样的编排方式,不仅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冶情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而且加强了“三个维度”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仅就一篇篇课文进行孤立的教学,而应把它们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用同一个主题进行整合,“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这一模式便应运而生。它的意义在于依托教材的单元主题,将大量的主题性阅读资料整合起来放在了课内完成,改变大量阅读只能在课外进行的传统格局;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拓展和提升,改变语文教学“课文平行、主题并列、知识无序”的格局,以“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方式的,整合优化课程资源,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能力得到提升,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这也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打开了一扇窗。
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
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给学生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创造;
给学生一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享受。
七、主题教研的目的
1.打造“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理想课堂,建设语文特色课程。
在语文教学中,将研究、改革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通过“课内整合阅读、课外多文本阅读、课内外结合多文本阅读”三个研究方向的改革与研究实践,构建语文“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教学模式,打造阅读理想课堂,丰富语文特色课程内涵,开发“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课程资源,建立并丰富建南小学课程资源库,建设有建南小学文课程体系。
2.实施“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主题教研,培养语文名师
通过“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主题教研,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在全校培养2位语文名师,10位语文骨干教师,打造10位语文拔尖教师。
八、主题教研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1.“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理论培训。
2.“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课例分析。
3.观摩骨干教师“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示范课,研讨得失,打造示范课例,构建相应的教学模式。
五步教学法:主题回顾、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
4.备课组确定一个单元,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
5.“单元整合+群文阅读”实践课,研讨得失。
6.反思交流,总结推广。
九、落实主题教研的具体措施要求
1.落实培训,促进发展
专家培训、教研组培训和教师自觉学习相结合,深入研究探索,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使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卓有成效。
教师坚持做到“五多”,即:多学习、多思考、多探讨、多研究、多实践。
2.加强集体备课和研讨
(1)集体备课,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单元课型处理及课时安排;确定多文本阅读议题,编选阅读多文本。
(2)集体观课、议课。对于教师的示范课、实践课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力量,组织教师听课、评课,让上课者有所进步,听课者有所启发。
(3)教研活动后,多交流,进行案例的分析、实践的反思,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教后反思”的教研风气。
3.组织活动与交流
学校每月开设2节以上“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课,每学期组织3-4次“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主体教研活动,并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全校性的“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教学展示活动。
4.开展两项评比
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与主题教学相关的论文和案例评比活动,教研组要求每位语文教师积极参评,让语文教师形成多思、多想、多写的良好习惯,优秀的送往县教研室参评。
5.加强指导与督查
学校成立“单元整合+多文本阅读”主题教研领导小组,指定专门人员对本主题教研进行专项指导和督查。
组长:师亚军
副组长:王春英 郭丽娜 徐高霞
组员:中高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
总之,我们要将教学实践与校本研训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发现问题,
在研究中提高教学质量,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师的专业成长,将校本研训做实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