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关于教育改革的话题越来越引发大家关注,因为这些政策关系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长,对大家的影响是越来越密切。所以,今天就几个教育改革的热词,给大家进行普及。
“双减”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即“双减政策”。其核心目标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缓解教育焦虑,促进教育公平和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的内容
1.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提升作业质量,鼓励分层、弹性作业设计。要求教师在校内指导完成大部分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2. 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不得组织学科类培训,平日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晚于20:30,线上不晚于21:00。
3.提升学校教育质量:
推进课后服务全覆盖,结束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衔接。严查教师有偿补课,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减少考试压力。
“双减政策”是中国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改革,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变化。因为这项政策不仅是教育领域的调整,更是对社会价值观的重塑,旨在构建更健康、更公平、更可持续化的教育生态,为下一代成长和长远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五项管理”
“五项管理”是落实“双减”的配套政策,国家教育部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提出的重要举措,主要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的管理内容:
1.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避免重复性、机械性训练。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作业量需控制在合理时间(如三至六年级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鼓励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强化实践类作业,禁止布置惩罚性作业。
2.睡眠管理:保障学生充足睡眠时间,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明确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调整学校作息时间,推迟早晨到校时间;要求家长监督学生就寝时间,避免熬夜学习。
3.手机管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减少电子产品对学习的干扰。原则上禁止学生将手机带入课堂,确有需求的需家长申请,入校后手机统一保管。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
4. 读物管理: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确保读物内容健康、适宜。学校需建立课外读物审核机制,定期清理问题书籍。推荐读物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体现主流价值观,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购买。
5. 体质管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降低近视率、肥胖率。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每天校内1小时体育活动。定期开展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视力、体重档案。
五项管理,推动了教育回归育人本质,旨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双休”
为了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教育“双减”政策,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普通高中双休日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国普通高中将全面实行周末双休制度。这一政策被纳入“教育强国2035”战略核心部署,标志着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正式迈入系统性改革新阶段。
“双休”内容
1.高一、高二年级:
每周六、日为休息日,学校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补课、考试或自习活动。鼓励学校利用双休日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体育锻炼、兴趣小组等活动。
2.高三年级:
双休日被限定为单休,但周六可以自愿返回学校进行自习,禁止在此期间讲授新课程或进行考试。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六上午的答疑时间,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双休日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休息,有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另外,学生们在双休日通过参与各种课外活动,还可以培养兴趣爱好,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高中双休政策的实施旨在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执行中仍需解决家长焦虑和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
“每天一节体育课”
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近视、肥胖、体质下降等问题,国家教育部提出“每天一节体育课”的要求,旨在通过增加运动时间,改善身体素质,培养心理韧性。这不仅仅是身体锻炼,更是培养团队协作、抗挫折能力、规则意识等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教育回归“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力保障。此项政策是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配套动作。
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需确保每天至少一节体育课,并明确要求纳入课表,严禁挤占体育课时。课程模式采用“1+N”模式,即基础体育课(1节)结合特色课程(如体能训练、传统武术、冰雪运动等),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也可以与课后服务结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体育活动。
对于个别地方师资不足的问题,明确可以通过返聘退休教师、引进退役运动员、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方式解决师资短缺问题。教育部还要求各地方学校要定期开展学生体质测试。要纳入教育督导考核指标,确保政策有效执行。
中小学春秋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涉及教育、育儿等多项内容 方案提出,保障休息休假权益。严格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将带薪年休假执行情况作为工会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内容。地方党委组织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加强对各单位休息休假制度执行情况的常态化监督,并将带薪年休假落实情况作为重点监督内容。鼓励带薪年休假与小长假连休,实现弹性错峰休假。依法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益,不得违法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966号建议:“增设大中小学春秋假期,建立错峰休假制度促进旅游业均衡健康发展。” 2020年10月,教育部答复称,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完成好正常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长的前提下,学校放假时间包括春秋假时间由各地、高等学校结合实际做出具体安排。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