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大会 > 建南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文(下)

建南小学五年级必背古诗文(下)

2025年01月10日 17:42:27 访问量:11490

图片

伴随着中、高考的改革,尤其是部编版教材的普及,语文考卷中古诗文等传统文化内容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如何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记忆古诗文呢?结合最新的部编版教材,我们将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文(共189篇)整理成诵读合集,让孩子们听着音频,轻轻松松就把古诗背下来。赶紧给孩子收藏起来吧!让孩子每天听听背背,一定会受益匪浅!

图片

部编版五年级(下)

77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注释】1.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2.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3.临:将要。4.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5.谁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6.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78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注释】1.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古篇。2.耘田:除草。3.绩麻:把麻搓成线。4.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5.未解:不懂。6.供:从事,参加。

79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注释】1.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2.(yì):润湿。3.客舍:旅馆。4.柳色:柳树象征离别。5.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80 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注释】1.山原:山陵和原野。2.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3.川:平地。4.子规:鸟名,杜鹃鸟。5.才了:刚刚结束。6.蚕桑:种桑养蚕。7.插田:插秧。

81 王之《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作“沙”,“远”作“直”。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4.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送别情事。5.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6.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7.来:语助词,无义。8.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

82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译文】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

【注释】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迎凉:出门感到一阵凉风。2.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3.河:指黄河。4.五千仞(rèn):形容它的高。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5.岳:指五岳之一西岳华山。黄河和华山都在金人占领区内。一说指北方泰、恒、、华诸山。6.摩天:迫近高天,形容极高。摩,摩擦、接触或触摸。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8.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9.胡尘:指金人入侵中原,也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泛称。10.南望:远眺南方。11.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83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注释】1.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2.长云:层层浓云。3.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4.孤城:即边塞古城。5.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作“雁门关”。6.破:作“斩”。7.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8.终不还:作“竟不还”。

84 雷震《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山衔落日浸寒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译文】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注释】1.池塘。2.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浸:淹没。寒:带有凉意的水纹。),水波。3.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4.腔:曲调。信口:随口。

85 杨万里《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

【注释】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2脱晓冰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3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4磬: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5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86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注释】1.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2.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3.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4.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5.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6.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7.月出:月亮升起。8.惊:惊动,扰乱。9.山鸟:山中的鸟。10.时鸣:偶尔(时而)啼叫。11.时:时而,偶尔。

87《自相矛盾》

楚人有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而立。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注释】1(yù):卖。 2誉:赞美。3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  4或曰:有的人说。5莫:没有不。6应:回答。7或:有人。8“誉之曰”的之:代词,指代盾。9“吾矛之利”的之:文言助词,无义。10“吾盾之”的之:同上。

88《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注释】1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延尉2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3夫子: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4设:摆放,摆设。5甚:非常。6拜见。7.未闻:没有听说过。 8.示:给……看。 9.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10.乃:就;于是。 11.曰:说。 12.未:没有

 

补充篇目五年级(下)

52 岳飞《题青泥市壁》

雄气堂堂斗牛,誓将贞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

【译文】我的杀敌之气直冲霄汉,发誓用坚贞的气节为君王报仇。斩除金人迎回君王的车驾,图谋拜将封侯、高官厚禄。

【注释】1青泥寺: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境。 2贯斗牛:形容胆气极盛,直冲云霄。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星座名,这里指天空。3贞节:谓守正不阿的操守。4君仇:靖康二年(年)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掠到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的国仇,即岳飞《满江红》词中所说的靖康耻。5顽恶:指金人。 6还:迎回来。7不问:不追求,图谋。8登坛:升登坛场。古代帝王即位、祭祀、会盟、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仪式。这里指拜将封侯得高官。9万户侯:食万户的侯官。

53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古人学习知识不遗余力,年轻时下功夫,到老年才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学习知识这件事还必须亲自实践。

【注释】1.示:训示、指示。2.子(yù):陆游的小儿子。3.学问:指读书学习,就是学习的意思。4.遗:保留,存留。5.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没有一点保留,不遗余力、竭尽全力。6.少壮:青少年时代。7.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8.始:才。9.纸:书本。终:到底,毕竟。10.觉:觉得。11.浅:肤浅,浅薄,有限的。12.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13.行:实践。14.躬行:亲身实践。

54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

【注释】1.菩萨蛮:词牌名。2.造口:一名皂口,在江西万安县南六十里。3.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又称望阙台,因“隆郁然,孤起平地数丈”得名。4.清江:赣江与袁江合流处旧称清江。5.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为汉唐故都。此处代指宋都汴京。6.可怜:可惜。7.愁余:使我发愁。8.无数山:很多座山。9.鹧鸪:鸟名。传说其叫声如云“行不得也哥哥”,啼声凄苦。

55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枝间新绿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译文】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

【注释】1赋:吟咏。2同儿辈赋句:和儿女们一起做关于还没开放的海棠花的。3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新生的绿叶茂盛繁密。4小蕾:指海棠花的花蕾。5芳心:原指年轻女子的心。这里一语双关,一指海棠的花芯,二指儿辈们的心。6轻吐:轻易、随便地开放。7且教:还是让。8闹春风:在春天里争妍斗艳。

56 杜耒《寒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注释】1竹炉:指用竹篾做成的套子套着的火炉。2汤沸:热水沸腾。

57 刘基《北风行》

城外萧萧北风起,城上健儿吹落耳。

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

【译文】城外萧萧刮起了寒冷的北风,城楼上守城的将士被寒风吹得连耳朵都要掉了一样。 将军在帐篷里面身披貂鼠大衣,手持酒杯忧愁的看着帐外的飞雪。

【注释】1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2萧萧:风声。3健儿:指士兵。这句形容天气极度寒令,北风怒号,把守城士兵的耳朵都快要吹下来了。4玉帐:军帐,征战时主将的帐幕。5貂鼠衣:用貂鼠皮缝制的贵重衣裳

58 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煮酒香。

【译文】梅子熟了,从青色变成了黄色,地里的菜和麦子也都成熟了,又到了忙着养蚕缫丝的时节。 山里的僧人翻过山岭去看茶叶生长的情况,村里的姑娘站在酒垆边煮酒,酒香四溢。

【注释】1当对着酒垆;在酒垆前。

编辑:师亚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