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工程 > 以学定教  以读为本  以疑启思

以学定教  以读为本  以疑启思

2019年04月20日 18:23:37 访问量:268

以学定教  以读为本  以疑启思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实施以来,为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指明了一个教学方向,那么如何抓好课程实施,实现课的目标呢?我认为关键是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意识、创新意识。
     一、以学定教,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因此,以学定教,使教师的为学生的服务,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1学生自己定学习目标。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或想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如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学生提出了曼谷的小象是怎样的?这只小象可爱吗?小象的主人是谁,他(她)是个怎样的人?等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归纳,引导学生自定学习目标,组织阅读教学。

  2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
  阅读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阅读实践过程,因此,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和认知水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和认识水平,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如在教学《庐山云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自由学习庐山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云雾的特点,在书上勾划,批注,然后组织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二、以读为本,确定课堂实践意识。
  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师要把学生自主读书作为阅读教学最主要、最经常的活动,课堂上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给学生读书的时间。
  课堂上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对暂时不懂的问题不要急于解答但也不轻易放过,而是适时地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解决。学生只有充分地读,才能把课文读懂,才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才能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地说,学生读书的时间要占课堂教学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

  2.教学生读书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语文实践目的,设计不同形式的读,有试读、默读、指名读、范读、引读、自由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重语言的感悟、积累,淡化了内容的分析。如在教学五彩池》时,我不是把重点词抓出来引导学生分析、说明,把这几个美句支解的破碎不堪,而是在学生形象感知五彩池的形态美和色彩美后,让学生反复细细地品读句子,在读中看到五彩池的奇异的景象和生动画面,在读中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以及写法上的精妙,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惊奇和赞叹之情。

  三、质疑启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贵有疑,质疑问难是"创新"的开端,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在学习中有了疑问,才能产生兴趣,产生积极探求解决问题的热切愿望。

1.鼓励和教会学生质疑设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应创造良好的问题意识环境,教学中应充分爱护、尊重学生的质疑意识,让他们积极思维,对提得好的问题要及时表扬,提错了帮助他改进后鼓励再提。如何教会学生质疑设问呢?首先使学生树立不唯书、不唯师,敢于问个为什么,敢于提出怀疑,有这种精神就有了质疑的前提;其次教会学生质疑方法,可以从课题中,从课文内容中,从标点符号中等质疑,从相同中找不同点,从书中,从教师讲解中发现问题找出矛盾,就有问题可提。

  2.引导学生自己释疑。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景,不但要鼓励学生大胆设疑,敢于让学生提出问题,更重要培养他们追根求源,不断探索的精神。如在教学《一定要争气》时,先让学生读题目,再让他们谈读题目后产生的疑问,引导学生读题质疑。学生提出了:谁一定要争气?为什么一定要争气?一定能省吗?等问题,教师把这些问题一一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又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说'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而不说树木长出新的枝条为什么说整个森林在乳白色的浓雾里?等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相互启发、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好求甚解的精神,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


编辑:师亚军
评论区
张玉(2019/4/20 21:35:29)

我们一直提倡学生是主体,却始终没能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此文给人启示。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师亚军(2019/4/20 21:48:39)

以读为本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