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25下期建南小学业务工作简报
第22期
导学练展评 听课评生成
——城关镇建南小学持续开展听评课活动
4 月 15 日,城关镇建南小学开展听评课活动,聚焦“导学练展评”五环课堂,着力评价课堂生成,推动教学质量提升。

王霞老师所授的《相遇问题》通过播放一段两人同时从不同地点相向而行最终相遇的动画视频,引出相遇问题,直观形象,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探索欲,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结合动画场景,清晰呈现相遇问题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利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给出典型相遇问题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后小组讨论解题方法,教师巡视各小组,适时给予指导。最后引导学生回顾相遇问题关键知识点,如相遇问题特征、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强化学生记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一、明确“五环”要求,夯实教学基础
建南小学“五环”课堂要求:导课生动有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学习扎实有效,注重自主探究;练习充分有力,巩固知识技能;展示分层有彩,锻炼学生能力;评价精准有情,激励学生进步。这些要求规范课堂教学,考验教师教学能力,为课堂夯实基础。

于涛老师所讲《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得到了突出,同时还设计了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二、教师精心设计,打造精彩课堂
主讲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将“五环”理念贯穿教学过程,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注重课堂生成,抓住随机事件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数学课上教师调整策略,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式解决难题,培养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张晨辉老师讲授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条理清晰,练习形式多样,有梯度,注重知识与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总结算法,教法有张有弛,朴实之中闪着亮点。
三、评课聚焦生成,提升教学效果
评课教师从教学目标达成、内容组织、方法运用、学生状态等方面评价课堂,关注学生表现和学习效果,注重课堂生成评价,鼓励教师转化随机事件为教学资源。评课过程教师积极交流,分享经验,探讨问题,提升教学水平。

尤静老师讲授的《相遇求路程问题》让学生根据探究的提示,自己动手用线段图来整理信息和问题,然后根据线段图进行分析,逐步理解了数量关系,进而列出算式,建构数学模型;最后借助多媒体直观、多彩、形象、生动的演示,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数量关系。整个活动过程注重了学生之间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体现较好。
四、教导处提要求,确保教学质量
教导处要求教师精心预设“五环”,务实教学,确保环节有效;分层教学,让学生达标;优化作业,减轻负担;落实“学在课堂、练在课堂、当堂作业”,提升学习效率。

西校区三年级部王红英老师讲授的《24时计时法》一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态度。课程内容安排合理,逻辑清晰,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参与度较高,显示出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的努力。
五、活动成效显著,推动学校发展
活动提升教师对“五环”课堂的理解,增强教学实效性和生成意识,加强教师交流合作,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为学校发展奠定基础。

五年级数学老师周琳英讲解的 巜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练习课》逻辑清晰,从同分母到异分母层层递进,符合认知规律。使用图形直观演示,降低抽象性。课堂互动也比较多:如提问学困生,增加小组合作环节方面。
总之,此次听评课活动务实、有效,落实“五环”理念,提升教师水平,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将继续开展类似活动,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课堂,助力学生和学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