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教研 > 大单元学习第2问上:如何理解大单元?难道还有“小”单元吗?

大单元学习第2问上:如何理解大单元?难道还有“小”单元吗?

2024年05月06日 10:59:47 访问量:117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171****515696.png

 来源:大单元主题式学习工作坊 

大单元学习2如何理解大单元?难道还有“小”单元吗?

图片

阅读本问,您将了解:

(1)什么是大单元?

(2)大单元的“大”体现在哪里?

前段时间,有位朋友毫不客气、不无“挑衅”味道地问我:“你们都讲大单元,难道还有‘小’单元”?

我当时真的是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我一直在想,这位朋友为何有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是真的不了解“什么是大单元”?还是出于本能的一种排斥、拒绝,抑或反对?

为此,我也搞了问卷调查,也从网上进行了搜索,想从中小学干部教师中摸摸底,看看大家有多少老师不了解大单元?看看大家如何看待“大单元教学(学习)”。

调查的结果还算令人欣慰。62.2%的老师了解什么是大单元教学(学习),他们通过专家报告、报刊书籍,以及新课程理解,对大单元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认识,17.8%的老师开始了大单元教学(或任务群的教学)的探索。

不可否认,也不能忽视的是,还有20%的老师对大单元不了解、不熟悉,且其中的大多数认为新课标倡导的大单元、大观念、大概念、跨学科学习等是“瞎折腾”,大多数教师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还是教师的一块黑板一支笔的“讲授”,还真的有不少老师认为“大单元”的“大”,就是将若干课时的内容“捆绑”在一起就是“大单元”。

我想,这是应值得重视的问题。

大单元教学(学习)是2022版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上明确提出的。《课程方案》明确指出,要“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化”。

这就意味着,对于每位教师来说,大单元教学是必选动作,而不是自选动作。要的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去做好的事情。

之所以有的老师排斥、拒绝甚至反对,其主要原因不外这两种:

一是“路径依赖”。作为教师工作了十几年、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是好事,但有时也是坏事,这些经验容易让我们犯经验主义的错误,容易产生“路径依赖”。

好不容易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路子(或者说是教学的套路,或者说是教学的模式),结果马上又要被打破去寻找新的路子,能不反对吗?人往往都是不愿意走出“舒适区”的。

二是“画地为牢”。有的老师认为,凡是教学改革,凡是有点“新鲜事物”,不假思索、不经证实、不经研究,更不经实践,就轻易地被扣上“瞎折腾”的帽子。

有的老师对大单元是什么都还没弄明白,就去轻易的否定它,本身就是不科学、理性的做法。说到底是不愿、不想改变自己。

随着对《课程标准》研究的日趋深入,老师们对大单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现阶段的我们来说,做好做不好还不那么重要,想不想、敢不敢去探索,想不想、敢不敢去尝试改变,才是一个大问题。

新的《课程方案》“探索大单元教学”是放在“课程实施”部分提出的,强调的是“推进综合学习”,也就是突出的是大单元的“综合性”。综合的反义词是“分析”,显然这一变化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分析性”思维到“综合性”思维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现阶段我国之所以提出进行大单元的探索,并不是像网上吐槽是某些专家“吃饱了撑的”,是瞎折腾、乱折腾,而是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站在“培养什么人”的高度,站在当今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迫切需要的高度,来理解这一变化。

换个角度讲,如果不是这些专家在引领,不是他们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如果人人都躲在“舒适区”里,那么,我们的社会怎么回有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怎么会有学生、教师、学校的改变。

大单元教学,对于我们送过毕业班的老师来说,并不陌生。

毕业班的复习不就是以“单元”的形式呈现的吗?不也正是突出和强调的综合性吗?教师不也是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度的整合吗?不也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专题重组、重构教材内容吗?

因此,我们不应再有“不会大单元教学能死啊”这样的心理和心态。

大单元学习第1问下:引领性学习主题有何价值?

大单元学习第1问上:引领性学习主题有何价值?

编辑:师亚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