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考试结束后,总有一些同学发挥失常。这些同学平时学习很刻苦、很努力,可考出的成绩却不理想。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三类最易发挥失常的考生
1.得失心太重
有好胜心这是很好的,但是好胜心太强就成了考试的大忌。
很多同学不管是大考还是小考都非常在乎,哪怕是跟自己的竞争者相差一两分,都会让这些同学无比沮丧。这无疑加重了这些同学的心理压力。
所以,在月考、期中考、期末考这样的大考中,这些同学的心理压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想象一下,在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下,怎么可能平心静气地答题呢?
2.学习过于死板
有一类考生,掌握知识点基本靠死记硬背,做不到灵活变通。
平时的小测验,考查的多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类考生能在这种小测验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一到大型的考试,题型更加综合,成绩也就有较大的下滑。
3.基础不扎实
成绩的拔高需要坚实的根基。
很多考生基础不牢固,无法把所有题目都解答得非常完美,成绩自然无法有较大提升。
建立扎实的基础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地毯式的复习,不遗漏任何重点。要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中考。趁现在,来得及!
当然,打牢基础知识、加深理解、调整心态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办法,但是不够具体。小编在这里提供了20个切实可行、立竿见影的小技巧,相信在期中考试中,这些小技巧就能帮助你超常发挥!
考试前后的22个高分细节
1.选择题做完就填答题卡
这是针对考试有答题卡的考生。为避免非智力因素失分,一般每门一做完选择题就填答题卡。这时填答题卡心态较平静,不会因为担心时间不够而出现涂写错位的情况。
2.考前看相关资料转换思维
考英语语文前最好看看复习资料,并不是要记住什么知识点,而是让大脑提前进入状态。
而考物理、数学时大家可在考前看几道典型例题,驱使自己进入状态。
3.遇事都往好处想
看大题时,先不想该怎么做,只是看它如何表述,甚至跟自己说“这题我会做,第一问认真看就能做对”,让自己有一个平和的心态答题。
即使是弱科,我们也要知足常乐。只要把会做的都做上就是很好的发挥了。
时刻给自己打一打气,“阿Q”一下,这样自己的心态就平稳了。这可使我们的思路更顺畅。
4.别看他人做题的速度
考场上不要左顾右盼,观察别人做题的进度。人家比自己快,会给自己压力。
在考场上和比较熟悉的老师、同学可以主动打个招呼。一般老师都会像老朋友似的回以微笑,这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有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在心态平稳或是心情高兴的时候,智商最高,情商也不错,从而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高水平来。
5.答题遇困难要镇静,巧用考前5分钟
这个问题涉及考试策略与方法,对于每一学科的考试,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考试策略和答题风格,即考试时间的规划,答题的原则,遇到问题时的心理准备与应对方法、如何调节自己的在答题方案,等等。
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的计划要随着试题的难易程度随时调整,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有质有量地完成每一道试题。
在发卷后的5分钟里,要先浏览一下试卷结构和试题的分布、难易程度等,初步制定出本试卷的答题计划和答题顺序。
6.保持平常心
保持平常心就是在合理计划的前提下有步骤有方法地、一道一道地把试题有条不紊地高质量完成的一种境界。
在做题时,不要着急,按照读题审题、形成思路、规划答题、反思检查这四个步骤按部就班地去对待每一道试题了。
如果能够按照这四个步骤去对待每一道题目,那么你的心态就会很快平静,心情也会舒畅许多。
7.时间分配不要“头重脚轻”
有些同学在前面的选择题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导致留给后面大题的时间不足,匆忙中完成答卷。
这就要求我们把考试时间进行合理地分配,不要“头重脚轻”或“头轻脚重”。题目争取一遍做对,不要寄很大希望于检查,因为时间不会很充裕。面对特别难的题,要勇于放弃。
8.看着眼熟的题更要留心
遇到熟题或是似曾相识的题目,我们一定要小心,看看是不是真的是原来的题,克服思维定式,防止粗心。
熟题当作生题做,生题按照程序做,绷紧这根弦,就可避免许多低级错误。
其实,大考时遇到熟题的情况并不见,因为期中考是很重要的阶段性考试。
所以,考试时绝不能被似曾相识的题目所迷惑,还是要按照审题、抓题干的关键词、看清要求、找准解题依据、设计书写的布局这样的程序去完成。
9.不求每题都做,但求做一题对一题
考场上做题不要纠结,一定要记住最核心的目标:尽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争取最好高的成绩。
俗话说的好,不怕大题不得分,就怕题题都失分。
我们不一定要把所有的试题都做完,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10.薄弱环节放最后
我们不管干什么,都不要先做我们最不擅长的,因为不熟悉的工作消耗的精力大、耗费的时间长,还不容易做对。这会影响我们的做题情绪,从而导致后面的容易题目没有信心去做。
我们要先做简单的试题,耗时少,准确率高,做完后心情也高兴,越做越有信心。毕竟考试也得看心情啊!
11.打草稿也排序
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个顺序,打草稿也是如此。
我们只有规范地把我们的思路表达出来,才能够得到好的结果。打草稿时要有顺序,这样在检查的时候就会省很多的精力与时间,也很容易检查出自己的错误。
12.弱项考题不放弃
弱项考题如果一开始做不出,可在题前做下记号,检查时再思考,不到最后交卷不要放弃。
在其他题目都做完的情况下,你的心情会很轻松,没有了刚开始的紧张感,思维也会比较开阔,所谓的难题的解题思路可能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所以不要轻易说放弃。
13.检查时别轻易改答案
考试不但是知识的考验,还是对心理和体力的检验。
在刚开始考试的时候,我们的精力很充沛,头脑很清醒,问题的分析和反应也较快、准确度也高。
而到题目都做完了回来检查的时候,由于体力已耗大半,脑子有点累了,这个时候做题的效率和准确度都有所下降。
所以这个时候检查出的错误没有绝对的把握,轻易别改。
14.要让自己睡好觉
休息好是人精力充沛的保障,建议大家不要过分在意期中考,尽力而为就好,不要因为压力大而影响休息。
大胆的睡觉,什么也别想,不就是考试嘛!即使睡不着,也要躺在床上闭目养神。
15.答题时不要老看时间
有效地控制好时间,这是考试必须的。但不要经常看时间,那样会给自己心理上造成负担,从而紧张着急。
16.少留意监考老师
监考老师是为我们服务的,是维持秩序的,而不是与我们过不去的,转移一下自己的心理视线是完全能够办到的。
17.考前有提醒,考中有准备
期中考试是对大家这一阶段学习成果的检验,一般都针对那些高考中必须要掌握的常规技能与重点,考试前的最后几天,可以把知识点梳理成“思维导图”。
整理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路,检查知识体系的漏洞,有助于大家快速地在考试中形成思路。
考试前三天,大家可以针对薄弱的科目做一套模拟题,感受一下做套卷的氛围、流程,修正自己做套卷的策略,弄清楚整场考试的时间安排及自己遇到各种情况时要做出的合理反应,做到心里有数。
18.懂得放弃
有些题实在找不到思路,该放弃就放弃,不要贪心。觉得分值太高不舍得放,让难题把你钉到了铁板上无法离开,这样只能浪费时间和精力。
学会放弃也是一种精神,此题的放弃是为了其他题目有更好的收获。
19.看淡分数,关注知识
考试的目的是检测知识的掌握程度。当成绩公布,沮丧和狂喜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反而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
所以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分数,而是分数之下的题目,题目之中的知识点。
20.整理错题
不去总结错误的原因,相同的问题会在不同的考试中一错再错,成绩终将难以提高,考试后的错题才是这场考试真正带给我们的东西。
希望各位小伙伴可以重视起每一次的考试,让自己不要留下太多遗憾,加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