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方舟 > 高中散文的表达技巧答题指导

高中散文的表达技巧答题指导

2019年04月27日 19:08:06 访问量:138

表达技巧专题

一、规范审题:

1、审题型:明考(请分析表达特色)还是暗考(“赏析”“如何描写(表达)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审范围:片段、局部(一段或几段、一段中的划线句)的还是全文、整体的?(“整体看(表现)手法,局部看修辞”)

3、审角度:定向(单一角度,如修辞手法)还是多向(多角度)的?

4、审步骤:赏析(完整型:三步答题:明确手法、具体解释、简述效果)还是分析(多只含一、二步)?

5、审数量:答案数量是一、两个(题干中有“请简述全文的主要写作手法”等暗示性语言)还是多个(一般都是多个的)?

二、构建表达技巧知识体系:

(一)表达技巧

1、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生动形象)、夸张、反复、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排比(节奏鲜明,增强语势,富有表现力)、设问(引发读者思考)、反问(强调突出)、引用(散文中:增强文化底蕴,丰富文章内涵;议论文中:证明观点,使更具说服力)、对比、反语

2、表现手法:(先狭义后广义)

狭义:象征、对比、衬托或渲染、托物言志、虚实结合、抑扬、联想想象、白描、动静结合、点面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以小见大、层层深入、用典、等。

广义:包括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见前后)

3、表达方式:

(1)叙述。

叙述的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

顺叙:交代清楚明白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插叙:对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和说明,使内容更充实,深化主题,结构更严密、行文更活泼。

补叙:对前面的叙述加以补充和解释

记叙人称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有亲切感。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全面。

(2)描写

A、人物描写与场面描写(正面: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点面结合、白描;侧面:他人或作者评价;(烘托、反衬)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

B、景物描写

描写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高低、远近、内外、上下结合(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等)

描写的角度

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内心感受、色彩鲜明/丰富、拟声 、形声色结合、绘形绘声绘色;

观察角度:a、定点观察(以…为观察点),变换视 角,注意,俯视、仰观、远眺 b、移步换景

描写的方法

修辞手法(见前面)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略)

描写手法: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声写静)、正侧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联想、想象、象征、衬托(正衬、反衬)

写景的典型性:选取某种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

语言特点:如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3)抒情。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以乐写哀,以哀写乐、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讽今)。

(4)说明。

(5)议论。

4、语言特点:

(1)用词角度:

关注语言之美——叠词:音节和谐,富有音乐美;强调;

拟声词:生动形象;某个动词、形容词用的妙;

关注语体色彩:多用俗语、歇后语,通俗形象,质朴生动;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多用书面语,典雅,有文学韵味。

(2)造句的角度:句式多用短句,有节奏感;长句短句交错,整句散句结合。语言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反问句。

(3)修辞手法(主要角度)

(4)语言风格(全文整体语言的赏析往往涉及该角度):质朴自然、平实、生动、平淡,淡雅,清新,简洁明快、含蓄深沉、蕴藉,委婉,含而不露,华丽,浓墨重彩,体物入微,穷形尽相,诗情画意,幽默诙谐、富有哲理,情韵悠长,耐人咀嚼,引人回味等

注意:单问语言特色时要考虑修辞手法(主要角度)。如果是小说还要考虑是否符合人物身份,是否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等。

5、选材:选取了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场景、景物主次、详略、线索、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取材上的特点)

6、结构特点:由实到虚,由感性到理性,开门见山、 由点到面,线索设置,卒章显志,过渡照应,前呼后应,首尾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巧设铺垫、层层深入等。

(二)区分几个概念:表达特色、表现手法、表达技巧、修辞手法

()、复习建议:

(1)多角度切入思考

整体考查

表现手法(优先);表达方式(次之);修辞、语言(从整体、主要、 显著的角度确实存在,才可切入)

局部考查

修辞手法(优先);表现手法(次之);表达方式(其次);用词、句式特点(再次);语言风格、选材、结构特点(一般有明确的提问)

(2)特别提醒

分析时要与文章的中心结合,可以说没有纯客观的表达技巧,任何表达技巧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的。如果题目赋分较高,一定要考虑多角度答题。

(四)、答题模式:(三步法)

(1)第一步:确认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分析修辞手法

分析表现手法(先狭义后广义)

分析表达方式(如果题干中有“描写”,要先确定属于哪类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还是景物描写”,再考虑与此类描写相关的内容)

分析语言特点(先用词、造句)

选材、结构(一般有明确的提问)

(2)第二步:具体说明(怎么用的)

(3)第三步:有什么效果?方式/手法本身作用并且结合语句(语段)具体分析在文中的效果(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作品主旨、思路或结构上的作用,读者角度)

表述样式

1、某句(段)采用了……方式/手法

2、具体说明(怎么用的) 如比喻,把……比作……

3、起到了……作用(手法本身作用),写出了对象的……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思想/感情(文中的效果)。

10个温馨小贴士

1、如果是描写性语段赏析题:先从描写角度切入赏析,先分清是人物、景物还是场面描写?接下来再考虑其他角度: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等

2、如果(句)段中所写的景物超过2种,语段描写的由有这些景物构成的场景、画面(有时题干中有“描写了…情景(场景)”的暗示),往往要考虑选景的典型性。

3、如果“赏析”,是3步法,要写表达效果,“分析”则一般只涉及一、二步,多不用答效果。

4、若该段语言有特色,如叠词,或妙用动词、形容词,可考虑。另外:既运用了多感官描写,还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段,可以答“语言表达富有韵味”。

5、如是题干中已经指明答题方向(定向单一的角度),就不能乱答。

6、答表达效果时,不仅要答手法本身的一般作用,还要答在文中的效果。

7、题干中有“联系上下文”时,分析时要答结构上的作用(考虑句段和上下文的关系)

有时,赏析句子,如果该句在结构上确有显著作用,也要涉及。

8、要选择最显著、突出的特色,先答。多角度是说思考时的切入角度尽量多些,但要灵活处理,有时不用面面俱到。不可强答。

9、表达方式、以小见大、托物言志、语言风格,一般都是就全文或较大篇幅而言的。

10、若语段中集中描写一个人物或1~2种景物,分析时也要写效果。

编辑:师亚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