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纵横 > 能把一本书读一百遍的人,必成大器

能把一本书读一百遍的人,必成大器

2020年10月04日 13:51:56 访问量:1304

70年前的中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能够用英语上高等数学课。今天,清华大学的学生阅读美国小学生的数学课本有语言障碍。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今天的硕士生,不如70年前的中学生。

70年前的教育,是“先念书、后读书”的教育,是四两拨千斤的教育——中学生花200小时学英语,一年而能读林肯传;今天的教育,是老师辛辛苦苦、满头大汗“替学生学习”的教育,是千斤拨四两的教育——中学生花4000小时学英语,7年而不能读安徒生。

那时候的老师,几乎没有人得咽炎;今天的老师,几乎没有人不得咽炎!

那时候,培养人才的效率,与犹太人相比都毫不逊色。

西南联大几千人,留在大陆的有118人成为院士,去了台湾的成大器者并不比大陆少,去了美国的有世界级数学大家陈省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以及一大批美国一流大学的教授。

燕京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每年招生300多人,1919年创办,1952年结束,历时33年,前后共计9988位学生,产生了33位院士,91位学科奠基人。

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感慨:“大学之谓,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今天的学生,从6岁步入校门,到二十一二岁大学毕业,一直都是考生——一个忙于做题而无暇读书的学生,不可能成大器;一个忙于考试而无暇读书的民族,不可能有希望!

念书是修路,读书是走路。

用读书的方法念书,用走路的方法修路,必然失败。许多人甚至有些老师,也不明白念书与读书的不同。

犹太人格言说:“学习就是重复。”

犹太法典《塔木德》说:“念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强调的是重复的价值。

《塔木德》还说:“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犹太小孩在12岁的时候,人人都把相当于《三国演义》那么厚的《旧约全书》读了100遍。《旧约全书》不仅仅是圣经,更是一部文学名著。

美国政府为青少年开列了100本必读书目,排在第一位的是《独立宣言》,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旧约全书》。

在中国,把三国那么厚的一部书读100遍的人很少,大概只有三人:

一位是巴金,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另一位是茅盾,把《红楼梦》读了100遍;再一位是苏步青,童年放牛时把邻居家一部残缺不全的《三国》读了100遍。

在中国,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人不成大器。犹太人人人把一本书读了100遍,因而人人都成大器。

犹太人的祖先在500年前就感悟到了这样的道理,将此写进了经典《塔木德》。

为什么把一本书读100遍,就能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为什么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人人都能成大器?

念书,就是重复。

重复是人类语言的规律。

念书就是积累,念书就是重复,念书就是循环,念书就是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念书就是步入“会、熟、精、绝、化”的阶梯。

苏霍姆林斯基对念书与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

200小时的朗读就是念书,2000小时的阅读就是读书。

70年前的中学生,把印度人的英语课本当《三字经》念,念了100遍,恰好是200小时的朗读积累。

杨振宁、李政道等西南联大的学生刚到美国时,读200本英语小说,200500页的书,恰好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也是中国古人所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编辑:师亚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