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方舟 > 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

2024年01月11日 09:24:33 访问量:1874

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又有哪些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f_auto?token=a39b3e7cece9c53e30dca385adf1096e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f_auto?token=070faddbe85131844ec5228723cb4709

二、课程理念

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方法变革;

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性。

****@f_auto?token=c854b584bd9f31102e1a5f9df497b700

三、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f_auto?token=69d2c43e9303698ad2ef1fccf83aa35a

四、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任务群,其中:

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型学习务群。

****@f_auto?token=038af7daac773fb649e55a180b14472a

五、课程实施

教师要准确理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变化,语文课应该怎么上,怎么教?

教学建议:

第一,立足核心素养,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

就要求教师要准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全面把握语文教学的育人价值,突出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把立德树人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体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在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二,体现语文学习任务群特点,整体规划学习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

1.要准确理解每个学习任务群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

2.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的综合效应。

3.注重减轻学生学习负担,避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第三,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利用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第四,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同时,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对阅读习惯、写字能力、深度思考等可能产生的影响。

编辑:师亚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