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英语广角 > 河南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河南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

2021年12月22日 12:01:09 访问量:9548

附件3

河南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河南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着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时代性和有效性,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综合素养,实现学科育人的功能。

《河南省小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是小学英语学科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英语课程目标具体化体现,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规范。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与发展目标及教师应采取的方法和策略提出基本要求,帮助教师理解英语学科的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明晰英语课程的目标任务及育人价值;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英语素养,发展思维与创新能力,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良好的品格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利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实现由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转化,促进教师优化教学方式,开展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评促教,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准

(一)课程标准研

深入研读课程标准,深化对英语课程的整体理解与把握,形成科学的英语课程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1. 系统了解课程标准对知识和技能的具体要求。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等内容。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技能。明确各级别的评价标准及不同级别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脉络,强化语言学习的交际功能,保证语言学习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 明晰课程标准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要求。关注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符合语言认知规律的基本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寻求并不断调整和有效使用持久、高效、恰当、个性化的英语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

3. 理解课程标准关于情感态度的目标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意识,教师要通过设计真实的语言活动,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

4. 理解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表达方式在不同文化中内涵也会有明显差异,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拓宽学用渠道,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使用恰当、得体、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内容分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1. 从课程标准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等方面研究教学内容所承载的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要求,为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寻找课程标准依据。

2. 从知识体系的角度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从整个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宏观角度出发,以教材的知识框架为统领,以单元内容为依托,分析本课时的内容在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与前后课时之间的联系,尊重语言学习规律,科学设置学习任务,保证语言学习的渐进性、持续性与科学性。

3. 从语言知识的呈现方式分析教学内容。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中为语言知识的学习而设置的语言情境是否符合教学实际,活动安排是否难易适度等,以便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减或改编,提升教学效果

(三)学情分

基于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新知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经验基础。围绕具体的学习内容,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态度与方法,界定学习需求和教学起点,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1.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目标分为一级、二级两个级别,每个级别分别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规定了学生应具有的综合行为表现,并且以逐级递进的形式呈现。教师要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语言积累及应用能力进行深度分析,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准确定位新旧知识关联点,为确定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寻找依据。

2. 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及策略意识等相关情况,从学生的角度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的语言认知情境及认知方式。

3. 了解学生语言学习中的个体差异,以便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多样化、开放性的语言任务,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最佳发展。

(四)目标分

1.教学目标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教学目标的描述要确保核心素养培养的可操作性,采用能做……的表达方式,以凸显语言学习始终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意义建构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目标的设置应关注子目标之间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分析教学目标是否体现课程标准理念。课堂教学目标是对英语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教师要从课程标准的视角审视教学目标的结果是否指向促进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完成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转化。

2. 分析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与课程标准一致。课程标准中的分级标准对每个级别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水平都给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确保学习目标及学生认知水平与课程标准要求契合,避免过高或过低。

3. 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可达成性与可检测性。教学目标是所有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向,要以学生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体现语言学习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其描述要具体、清晰,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可达成性与可检测性。

(五)资源利

1. 合理挖掘并使用教材内含资源,综合考虑教材单元全局,将教材辅助资源内容融合到教学环节中,以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

2.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其他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对语言的深度学习和理解。基于学生学情,适当选择相关歌曲、诗歌、童谣、绘本、游戏、TPR 活动等辅助课外拓展资源或方法予以补充链接,以一定容量丰富的语言输入优化学生的语言输出。

二、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是通过施行具体的学习活动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施的完整过程,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相互衔接、融合的实践链。教师要关注学生语言知识输入的实践过程和语言能力形成的体验过程,融语言能力的培养于语言运用之中,融文化品格的培养于活动体验之中,融学习能力的培养于生活情境之中,融思维品质的培养于综合活动之中。

(一)课堂导

课堂导入是教师通过一定的语言情境或活动,为引导学生在激活背景知识基础上快速进入课堂学习最佳状态而设置的一种教学环节。

1. 导入的内容要有逻辑性。导入活动的选择与设计应充分体现教材板块间的联系,挖掘教学内容中诗歌、童谣、游戏等有用信息,选取或创设恰当、有意义的语境,使导入在内容和方式上都与教学主题密切相关,在逻辑上浑然一体,激发学生在熟悉、生动的语境中回忆旧知,引入新知,全身心投入语言学习中。

2. 导入的方式要有驱动性。导入的方式要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继续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同时,导入的过程要简洁有效,利于学生迅速感知话题,聚焦话题,探究新知。

(二)课堂学

1.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以探究意义、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种相互关联的递进式语言与思维活动,实现有效教学。 1.学习理解。学习理解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相关经验,以旧引新,循序渐进,并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以任务性活动为主要形式,围绕课程标准中小学阶段的话题,通过设置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情境和语言活动,让学生在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以学得和习得相结合的方式理解和内化新知。

2. 应用实践。语言学习的目的是语言应用,教师要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围绕所形成的新的语言知识,设置基于学生实际生活的语言任务,帮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需求中主动激活所学新知,内化语言并实现语言输出的目的。避免机械模仿和简单重复性活动,以及语言输出差异性极小的语言任务。

3. 迁移创新。小学阶段语言学习中的迁移创新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依据,强化学生与语境之间的共鸣共情,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使学生在新的语言情境中产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有话能说,有话会说的强烈愿望,并敢于尝试解决问题和分享观点。

(三)课堂评

小学英语课堂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反馈教学信息,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课堂评价应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据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通过采用教师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多维度、鼓励性和针对性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发展。

(四)作业设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是学生巩固和内化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作业的设计首先要以课程标准的分级标准为依据,作业的难易度与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认知要求要保持一致,确保作业设计的科学、合理。同时作业也要依托课堂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指向,做到多层次、多形式、多维度。既要符合多数学生的发展要求,具有基础性,又要考虑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个性化、综合性的作业设计。

(五)教学反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教学依据、教学生成、教学结果等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改进和优化自己教学过程的一种自我认知行为,是教师将教学实践内化为教学意识的过程,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自我反思中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重新审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对不当的教学行为进行质疑,思考表象背后的深层根源,寻求理论支撑,找出解决办法和改进策略;同时要将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处理偶发事件的瞬间灵,学生的生成创新,来自教学实践的理论印证等教学亮点进行总结提炼、归纳整理,为以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实践案例和经验。

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课堂反思效度,促进专业成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借助反思卡、反思日记、案例解析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研究。并不断自我纠正和更新,在提高课堂反思效度的同时,促使自己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研究型教师转变,加快专业成长。

三、教学效果

(一)目标达

教学目标是所有课堂教学行为的结果指向,判断一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要看课堂教学效果与预设教学目标的契合度,同时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达成的反馈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与良好习惯的形成。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关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等显性目标达成度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2. 目标达成结果要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个体化差异。学生原有的语言积累及语用能力的差异性,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会产生影响,教师要基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起点,着眼于其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尊重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差异性。

3. 目标达成结果的评价要具有动态性。课堂教学的生成性会产生许多未知的、动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契机,教师应顺势而为,将新的教学生成与结果纳为目标达成的考量内容。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动态调控及对其达成结果的动态评价,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素养发

1. 教师素养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以互动、开放、创造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的素养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首先,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角色进入课堂,在引导和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视野、深化思想、调整行为,实现教学相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次,教师要与时俱进,改变过去以知识传递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方法,学习利用多媒体、网络、电子报刊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立体化的语言学习平台,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和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改变工作方式,发挥教研团队的作用,以同伴互助的方式开展教师间的合作与研究,实现教学共商、资源共享,在合作共赢中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2. 学生素养发展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最终指向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小学阶段通过教学过程中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语言、思维、文化相融合的一系列语言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领悟文化内涵,感知文化异同;产生学习动力,形成基本学习策略,发展学习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语言内化和深度学习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编辑:师亚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