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建南新闻 > 从0到15,这6年的太康教育发生了啥(西关小学的变化)

从0到15,这6年的太康教育发生了啥(西关小学的变化)

2016年08月03日 19:54:39 访问量:629
从0到15,这6年的太康教育发生了啥
【详情:教育时报——从0到15,这6年的太康教育发生了啥】

 

    2011年,0;2012年,4;2013年,5;2014年,8;2015年,11;2016年,15。前面的这些数字,是呈递增的。这些数字,不是别的,正是太康县6年来,每年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人数。从0到15,清华、北大录取人数的递增只是一个表象,但也不免让人好奇,这6年太康的基础教育究竟发生了什么?

 

□ 侯军锋 靳建辉 高同厂/文图  

 

    地处豫东平原的太康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同样也是一个教育大县。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526所学校、30.8万在校生、10400名教职工,对太康教育来说绝对是一个大的考题。这6年,当地到底如何去解析这道题的,才让太康的基础教育提速这么快?
  
  7月20日,笔者从郑州赶到太康的时候,已是中午时分。在太康县教体局,很快见到了太康县政府主管教育的副县长肖蕾、太康县教体局局长宋文中。当笔者把自己带来的问题向肖蕾提问时,她说:“一下子理清这么多年的发展思路,确实是需要时间,因为这些年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要追溯的话,我觉得应该从三方面着手:义务教育学校互相带动、高中教育目标方向明确、师资培训跟进。”肖蕾的一席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探秘太康教育的大门。
  
  中小学教育均衡:以强校带弱校,两校教师打通使用,解决学生不愿意家门口上学的热点问题

 

    一个县教育的成败,根在基础教育。走访发现,太康县的基础教育与其他地方一样,也面临着生源向优质学校集中的现象。同是两所学校,相距不过200米,却能出现两个极端:一个装不下,一个招不满。强校辖区家长牢骚“班额大”,弱校辖区家长抱怨“质量差”。弱校生纷纷涌向强校,进一步加剧了恶性循环。
  
  针对这种情况,太康县教体局经过深入调研,结合县域县情,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办法——以强校带弱校,实现强弱学校的共同发展和提升。宋文中自豪地说:这是太康县教育独有的特色。
  
  以强带弱,听起来很平常啊,在许多地方也都在用这样的办法,但能取得显著效果的却不是特别多。那么,为什么说它是太康教育的独有特色呢?它的实际效果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呢?
  
  太康县建南小学和西关回族小学,原是该县城关镇的两所公办小学,两校地理位置相距不足200米,办学条件也相差无几。然而,两校的学生数却无法比拟,建南小学在校生达2230人,西关回族小学只剩下在校生23人。
  
  “我那个时候愁得睡不着觉。大班额太严重了,人挨人,人挤人,上下楼都牙碰牙。今天,你碰着我了,明天我碰着你了,净打牙官司了。”建南小学校长张纯才说。
  
  张纯才愁的是学生多,而太康县教体局愁的却是面对这样的两个极端,全县的义务教育均衡怎么实现,怎样才能实现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接受好教育的夙愿。“相距不过200米,基础教育出现这么大的落差,而且不是个例,这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特别大的课题。最大的问题是面对它,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只能我们自己慢慢摸索、总结。以强校带弱校,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炉了。”该县教体局副局长孙传海说。
  
  据了解,该县的以强带弱,并非单纯地选派几位老师到弱校支教或者培训,其中最大的亮点是联合办学。两个学校就办学理念、资源整合、师资调配、教学管理和教学文化等五个方面进行有效统一,实行一套班子,进行统一管理,弱校成了强校的分校区。
  
  实行以强带弱后,建南小学整体搬迁四、五年级学生800多人到西关回族小学上课,实行分班减额,教师打通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建南小学大班额和校园拥挤的问题,同时也让西关回族小学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与活力。
  
  “通过合并分流,现在,我们的低年级班额控制在了70人以下,相比以前每个班级120人,简直不可思议。我们不打牙官司了,能腾出更多的精力抓教学、搞课改了。”提起变化,张纯才由衷地高兴。
  
  同样的问题,当地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问题比小学还要严峻。
  
  太康县城关镇第三初级中学无疑是当地的名校,许多家长为了把孩子送进三中,各种办法都想了出来,连学校周边的房价都水涨船高,并且供不应求。而与之相邻的城关镇回族中学生源却连年减少,大有办不下去的趋势。怎么办?不想办法,一所学校就要倒闭,那么好的教育资源都闲置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该县教体局领导班子拍板决定,也实行以强带弱的办法。但初中相对小学来说,不管是实行一套班子进行统一管理,还是教师打通使用上都很容易,问题是家长那边不好交代。“人家都知道你三中办得好,也都知道回中办得不好。孩子好不容易进了三中,你却要把他们再送回回中,家长哪能答应。”三中校长徐永华谈及当初仍唏嘘不已。
  
  家长工作不好做是在意料之中的。徐永华就和学校领导班子想办法先改变回民中学的教学环境,粉刷墙壁、更换桌椅门窗、硬化路面、美化环境……用一个学期的时间,一切准备停当,在家长中间广为宣传,邀请家长进校参观,让家长看到回中的环境原来比三中还好,直观感受到学校的变化。把重大活动放在回中,让家长认识到二者已经融为一体。又向家长承诺,两校联合办学后,实行的是年级循环,学生的授课教师不变,八、九年级能重回三中本校就读。一系列的措施,终于说服了家长,使得七年级顺利实现了整体搬迁。
  
  “实现年级搬迁之后,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刚开始都有很多的不适应。有一次我去回中校区,有老师说着说着竟抹起了眼泪儿,感觉自己像‘发配’过去的一样。我们不但在转变学校的办学思路,也在转变老师的教学思想,让家长们都看到,以强带弱联合办学不是闹着玩儿的,老百姓再也不用为了孩子上个学跑东家求西家了,他们家门口的学校就可以信赖。”徐永华说。
  
  而上述4所学校只是太康义务教育阶段以强带弱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为更好地促进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发展,该县以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两免一补”、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装备等项目为抓手,扩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自2014年以来,该县先后累计投入校舍维修改造、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食堂建设等资金2亿多元。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仪器、体育器材、现代教育远程设备等建设方面得到了极大提高。
  
  肖蕾说:“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是太康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方略的重要基础。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县委书记王国玺、县长李锡勇每年多次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推进会,经常深入基层调研,了解教育情况,为教育、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提出推进教育发展的指导性意见,制订具体措施,为我县的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高中教育突围:小事抓起,以点带面,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创造了太康高考成绩的重大突破

 

    看太康的高中教育,就要看太康县第一高级中学。
  
  在太康,当地老百姓都知道,孩子要到一高上学,首先知晓的一点不是别的,却是不能带手机。这么多年,这已慢慢成为当地老百姓和一高学生遵守的惯例。
  
  你会问,带手机算是个啥事儿,不带手机学生就都能考上清华北大了?
  
  用太康一高副校长何明杰的话说:学生上学不带手机不见得能考上清华北大,但能保证少毁一个孩子。
  
  不错,太康一高的教育正是从抓不带手机这件小事儿做起的。
  
  现在是信息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手机相伴,但对于学生来说,手机有什么用途呢?上网、玩游戏、考试作弊……真正用于通话的机会很少。而且学生带手机,还容易滋生像打架斗殴之类的青少年犯罪。正是认清了这一点,2010年组建现在这一套领导班子后,一高决定在全校学生中间禁用手机,先从一个级段抓起,然后以点带面,形成传统。何明杰正是这个决定的具体实施者。
  
  “这是我这几年从学生那儿收来的手机,每个都有登记,他们毕业之后,有很多学生都不要了。”何明杰搬来两个纸箱,里面各种型号的手机都有。
  
  禁用手机,首先是学生的抵触,接着就是家长的不理解。何明杰就从家长入手,向家长宣传学生使用手机的害处,联合家长一起参与到学生手机禁用的行动中。何明杰又要求所有班主任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让家长随时能找到学生。在寝室安装电话,办公室的电话免费向学生开放,使学生有事能随时和家长联系。为了开展这项工作,何明杰在刚开始时曾连续20天17夜坚守学校,终于让“一高学生不能带手机入校”成为了当地百姓口口相传的一个惯例。
  
  “这个效果很明显,打架斗殴的现象几乎没有了,学生们都能安心学习了,成绩提升很快。”何明杰说。
  
  当然,这样一件小事带来的变化只是太康一高教育发展的一个楔子,学校的发展理应还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明确的办学目标、新颖的管理模式、特色的教学模式、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才能创造出一流的办学业绩。
  
  学校先后实施“二三七”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二”是积极拓宽提升教学力量的两条渠道:积极鼓励学历后再深造教育,招聘新教师充实到教学一线。“三”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具备:不怕学生提出问题、不怕课堂讲错问题、不怕同事指出问题的“三不怕”精神。“七”是一堂具有示范意义的课具备:老师投入、学生专注、作品精致、课堂驾驭、讲者准备到位、听者点评到位、共同反思到位。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又先后实施了以“德”来立足、以“新”求发展、以“实”谋成功的教育发展策略。通过“名师工程”“砥柱工程”“新秀工程”“领航工程”,突出教师业务和修养的全面提升。推行教学改革,实施高效课堂,以“十化”(课堂学生化,学生自主化;教师引导化,引导互动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问题答案化,答案分数化;时间目标化,目标具体化)为内涵,使教师实现“我讲课”为“我上课”的转变;学生实现由“被动”为“主动”的转变。校园管理改粗放为精细,管理坚持“看得出、摸得透;说得准、盯得住;做得到、守得牢。如果指导不到位,就更要守到位”的理念,打破奖金“平分”的模式,按奉献多寡、成绩优劣进行评定,坚持“全员聘任、结构奖金、层级循环、末位淘汰”的原则,提高教职工工作积极性。
  
  除此之外,学校还树立“6-1=0”(“6”是指6门学科,语数英理化生、语数英政史地;“1”指其中1门学科;“0”即意味着失败)的理论,增强教师凝聚力;以常规教学为平台,坚持听课评课制度;引竞争机制于教学,实施层级循环制度;等等。一高这个太康高中教育的领头羊,和其他3所高中一起,实现了太康高中教育的管理有提速、教学有创新、服务有完善、交流有突破、声誉有点赞。在今年的高考中,全县一本上线844人,较去年增加197人;二本上线2236人,较去年增加334人;三本上线3809人,较去年增加404人。其中有15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创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太康高中教育取得的最好成绩。
  
  好成绩的取得着实令全县百姓欢欣鼓舞,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太康县专门建立了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资助为辅、多渠道筹措助学资金的三维助学体系,成立了“太康县学生资助中心”,建立了“社会爱心捐资助学”“师生爱心帮扶助学”“一对一、一帮一助学”等常规助学机制。针对特别优秀的太康学子,太康县又通过教育助学基金会实施了“双百工程”,对每年中招前100名和高招前100名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并设有“追根奖”,奖励优秀学子的高中、初中、小学学校及教师,极大调动了全县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
  
  师资队伍建设:依托教师进修学校,全方位开展培训活动,“请进来”和“本土化”相结合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

 

    毋庸置疑,高考成绩的连年攀升,足以让太康全县的教育工作者为之自豪。然而自豪的背后,却是全县教育工作者为成绩的取得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走访中,宋文中反复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要想出好教师,必须给教师一个好的提升环境,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师资培训办法。
  
  好的提升环境:太康县的教师进修学校,是国家级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河南省仅有两所。一个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获此殊荣,也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县政府每年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了政府预算,每年按教师工资总额的2.5%拨付教师培训经费;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完善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在太康县教师进修学校建造了学员文体活动大厅、图书室、阅览室、宾馆式寝室,学习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培训期间食宿全部免费,为学员营造了整洁舒适、环境幽雅、文化气息浓厚的学习生活环境。
  
  成熟的师资培训办法:制订了培训者队伍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开展了一系列全方位、多层次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项目。先后开展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员培训,推进校本研修和学校管理的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提高班级建设和管理水平的班主任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和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专门针对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的专业培训,等等。
  
  “我们的培训经验是:先教研,再培训;不教研,不培训。抓住了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就抓住了提高培训质量的牛鼻子;抓住了教师的培训质量,就抓住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牛鼻子;抓住了教师队伍建设的牛鼻子,就抓住了提高教育质量的牛鼻子。总结出了向45分钟要质量的高效课堂培训和多元学生的评价方法。” 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张俊英说,“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坚持‘请进来’与‘本土化’相结合,既邀请省内外专家来讲学,也发掘太康优秀教师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保证我们的培训兼顾理论性和操作性。”
  
  7月21日,是该县八年级班主任培训的最后一天,刚刚下课的常营镇第一初级中学教师姚继承回到宿舍开始整理东西。作为农村教师的他,一直比较关注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接到培训通知的时候,我就是带着问题来的。现在留守儿童问题成了农村教育的顽疾,初中的孩子又处在叛逆期,老师稍微严厉一点,他都敢对你吹胡子瞪眼。有时候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昨天的心理问题培训课,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现在都想赶紧回去试试了。”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合力调整学校布局,创新教育思路,强化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逐步落实由分散向集中、由巩固向提高、由普及向优质转变的新局面。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是根,高中教育提升为要,师资队伍建设是二者创新发展的源泉。我们内修实力,外优环境,为实现教育强县梦按下了快进键。”对于太康教育今后的发展,宋文中充满了信心


编辑:师亚军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垃圾信息 不良信息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太康县城关镇建南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